成語 |
解釋 |
出處 |
監守自盜 | 監守:看管;盜:盜竊。盜竊自己經管的財物。 | 東漢 班固《漢書 刑法志》:“守縣官財物而即盜之。已論命復有笞罪者,皆棄市。”顏師古注:“即今律所謂主守自盜者也。” |
狂吟老監 | 狂:縱情放蕩。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外號。借指狂放的詩人。 | 宋·周密《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詞:“為喚狂吟老監,共賦銷憂。” |
監臨自盜 | 竊取公務上自己看管的財物。同“監主自盜”。 | 曾慥《類說》卷二引《名臣傳 杜衍》:“衍在中書,權幸欲去之,以舜欽監進奏院市故紙監臨自盜除名,以撼動衍,衍亦以此求退。” |
監貌辨色 | 監:通“鑒”,照,察;貌:容色,外表;辨:辨別,明察;色:臉色。通過觀察臉色來辨別對方的心思。形容為人機靈。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3回:“那知烏龜鴇子,是世上第一等精明不過的東西,監貌辨色,早已猜透了九分。” |
監市履狶 | 比喻善于體察事物。 | 《莊子 知北游》:“正獲之問于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王先謙集解引李頤曰:‘市魁履豕,履其股腳狶難肥處,故知豕肥耳。” |
監門之養 | 監門:守護里門的人;養:衣食用度。守護里門人的微薄生活費用。比喻艱苦節儉的生活。 | 戰國·韓·韓非《韓非子·五蠹》:“雖監門之服養,不虧于此矣。” |
監主自盜 | 竊取公務上自己看管的財物。同“監守自盜”。 | 《舊唐書 楊炎傳》:“更召他吏繩之,曰:‘監主自盜,罪絞。’” |
行監坐守 | 監:監視;守:看守。指對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嚴密地監視和看守。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我著你但去處行監坐守,誰著你迤逗的胡行亂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