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嗷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嗷嗷待哺 | 嗷嗷:哀鳴聲;待哺:等待喂養。原指雛鳥饑餓時哀叫著;等待母雞來喂食。后多比喻饑餓時急于求食的樣子;也比喻處境極為困難;等待救濟;援助。 | 清 戴名世《上劉木齋先生書》:“傭書客游,乞食自活,家累二十口,嗷嗷待哺。” |
讒口嗷嗷 | 讒:說別人壞話;嗷嗷:七嘴八舌地誹謗。形容眾人以讒言詆毀別人。 | 東漢·班固《漢書·劉向傳》:“無罪無辜,讒口嗷嗷。” |
嗷嗷待食 | 嗷嗷:哀鳴聲;待:等待;食:喂養。迫于饑餓而急于求食的樣子。形容災民受饑餓,處于困境等待援助。 | 清 秋瑾《致秋譽章書其五》:“況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亦無需吾哥焦灼家用。” |
眾口嗷嗷 | 嗷嗷:哀號聲。形容人們因饑餓而嗷嗷哀號。 | 元 秦簡夫《趙禮讓肥》第二折:“說什么貧不憂愁富不驕,赤緊的眾口嗷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