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誣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誣良為盜 | 誣:誣陷。良:好人。指捏造事實,陷害好人。 |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下冊:“因為顧客可以不承認,反咬一口,‘誣良為盜’,還得吃官司。” |
痛誣丑詆 | 盡情誣蔑,用很難聽的話毀謗。 | 清 薛福成《庸庵筆記 軼聞 〈盾鼻隨聞錄〉當毀》:“[汪堃所著《盾鼻隨聞錄》對]何氏自文安公凌漢以下,并逮其家婦孺,無不痛誣丑詆,至令人不忍觀。” |
惑世誣民 | 指蠱惑世人。 | 明劉若愚《酌中志 內臣職掌紀略》:“極厭憎釋教,以為惑世誣民,最宜擯絕者?!?/td> |
非愚則誣 | 誣:誣蔑。不是生性愚蠢的話,就是故意污蔑。 | 《莊子·秋水》:“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呼?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者也。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舍,非愚則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