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臬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玉圭金臬 | 比喻重要的準則或法度。圭,觀測日影的儀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貴重。 |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圣谷篇語》:“國朝《嶺南文鈔》張南山《圣谷篇》語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語括盡要旨,修辭家宜奉為玉圭金臬。” |
奉為圭臬 | 尊崇信奉某些人;某些事物或言論;并且作為必須遵守的準則。圭:測日影的儀器。臬:圭上南北兩端的標桿。圭臬:比喻標準或法則。 | 清 錢泳《履園叢話》:“三公者,余俱嘗親灸,奉為圭臬,何敢妄生議論。” |
奉如圭臬 | 圭:測日影器;臬:圭上南北兩端的標桿。指尊崇信奉某人或事物,并且作為自己的準則。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22章:“我治軍向來注重養廉養恥,‘揚善于公廳,歸過于私室’的明教奉如圭臬。” |
金科玉臬 | 同“金科玉律”。 | 聞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各種各料雖互相差異,卻又互相調和,這便正符那條藝術底金科玉臬‘變異中之一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