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己的成語

      有關己的成語

      因篇幅關系,己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度己以繩繩:糾正,約束。指一定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為合乎法度。《荀子·非相》:“故君子之度己以繩,接人則用抴。”
      反求諸己諸;之于的合音;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射者正己而后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自己人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內人。錢鐘書《圍城》:“自己人之間,什么臭架子、壞脾氣都行;笑容愈親密,禮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施:加,給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損人不利己損害別人對自己也沒有好處。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己溺己饑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度己失期估計己經誤了期限。
      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指一味助長別人的聲勢,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三回:“眾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成己成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內外之道也。”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比喻本來想損害別人,結果卻害了自己。古華《芙蓉鎮》第三章:“活該!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直抒己見直:直爽;抒:抒發;表達。坦率地說出自己的意見。清 方苞《與李剛主書》:“倘鑒愚誠,取平生所述訾謷朱子之語,一切稚芟,而直抒己見,以共明孔子之道。”
      舍己救人舍己:犧牲自己。不惜犧牲自己去救別人。老舍《老張的哲學》:“舍己救人也要湊好了機會,不然,你把肉割下來給別人吃,人們還許說你的肉中含有傳染病的細菌。”
      克己奉公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為重。指嚴格要求自己;一心為公。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祭遵傳》:“遵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家無私財。”
      己饑己溺別人挨餓、落水就象自己挨餓、落水一樣。舊時形容在位者關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對別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將解除別人的痛苦為己任。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欲人勿聞,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為。”
      安分守己分:本分;守:保持;己:指自己活動的范圍或指自身所具有的品節。指謹慎老實;遵守合乎自己身分的規矩;不越軌外求;亦指安于現狀。宋 袁文《甕牖閑評》第八卷:“自以為一己之能,萬一人主見喜,則超臘奮迅何事不可為,彼安分守己恬于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幸乎?”
      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搬:移動。比喻本來想害別人,結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毛澤東《關于國際新形勢對新華日報記者的談話》:“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曾經說過:‘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這就是張伯倫政策的必然結果。’”
      士死知己士:有才識的人。為了報答知己,不惜犧牲生命。亦作“士為知己者死”。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讎矣。”
      固執己見固:頑固;執:堅持。頑固地堅持自己的見解;不肯改變。《宋史 陳宓傳》:“固執己見,動失人心。”
      士為知己者死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為賞識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獻身。《戰國策 趙策一》:“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吾其報知氏之讎矣。”
      舍己為公為公共的利益而舍棄個人的利益。方志敏《清貧》:“而矜持不茍,舍己為公,卻是每個共產黨員具備的美德。”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四海之內有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感覺象鄰居一樣近。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知己知彼既了解自己又熟悉對方(彼:他人;對方)。元 高文秀《澠池會》第三折:“但上陣要知己知彼,若相持千戰千贏。”
      據為己有據:占據。以不正當的手段占據國家、集體或他人的錢、財、物品等。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我故倡為析居之儀,將大宅良田,強奴巧婢,悉據為己有。”
      身不由己受外界或內心的影響;自身的活動由不得自己;不受自己的支配。《宋元戲文輯佚 陳巡檢梅嶺失妻》:“瓜期信通,為著功名,奔走西東。見說出路自覺心慵,身不由己,意沖沖。”
      各抒己見抒:抒發,發表。各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74回:“據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見,出個式子,豈不新鮮些?”
      立身行己存身自立,行為有度。《北史·柳虬傳》:“機立身行己,本以寬雅流譽,至于登朝正色,可謂不違直道。”
      有己無人自私自利,只顧自己,不顧別人。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9回:“雖是小事,顯見有己無人,貪心不死。”
      舍己從人舍:棄;從:順。放棄自己的意見,服從眾人的主張。《尚書 大禹謨》:“稽于眾,舍己從人。”
      人一己百別人一次就做好或學會的,自己做一百次,學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趕上別人。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嚴于律己律:約束。嚴格地約束自己。形容對自己要求嚴格。也作“嚴以律己”。宋 陳亮《謝曾察院君》:“嚴于律己,出而見之事功;心乎愛民,動必關天治道。”
      修己安人修己:修身。提高自身修養,使人民安樂。春秋·魯·孔丘《論語·憲問》:“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各持己見持:堅持;保持;見:意見、見解。各人都持自己的見解。清 黃鈞宰《金壺浪墨 堪輿》:“甚至徒毀其師,子譏其父,各持己見,彼此相非。”
      枉己正人枉:彎曲,不正;正:糾正。自己立腳不正,卻要去糾正別人。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吾未聞枉己而正人者也,況辱已以正天下者乎?”
      攘為己有竊奪別人的東西,據為己有。清·李汝珍《鏡花緣》第73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竊取陳編,攘為己有,惟恐別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雜七雜八,強為貫串,以為掩人耳目。”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清·石玉昆《小五義》第54回:“焉知曉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人己一視待別人象待自己一樣。比喻待人沒有私心。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二:“此正無意于我,人己一視之道,實賢人君子之盛德。”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絲毫不為個人利益著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毛澤東《紀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熱忱。”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給他人便利,他人也會給自己便利。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八回:“施主莫惱。‘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就與我說說地名如何?我也可解得你的煩惱。”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別人的心意。 指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宋 朱熹《與范直閣書》:“學者之于忠恕,未免參校彼己,推己及人則宜。”
      事不關己事情同自己沒有關系。《曹雪芹別傳》:“當時的風氣是謹言慎行,少發議論,事不關己,不必打聽,因此對這一次大征戰的命將出師,一直不甚了了。”
      尊己卑人抬高自己,蔑視他人。形容自尊自大。柯劭忞《清史稿》卷四三九:“中國地處亞東,又為數千年文化之古國,不免挾尊己卑人之見,未嘗取世界列國之變遷而比較之。”
      長他人銳氣,滅自己威風長:助長。指助長別人的聲勢,輕視自己的力量。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0回:“吾何畏彼哉,公等休長他人銳氣,滅自己威風。”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認為事情與己無關,把它擱在一邊不管。莆仙戲《父子恨》:“古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清·羅澤南《與蔣瀛海書》:“取古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之道,鞭策自己身心,以調和其血氣。”
      各執己見各人都堅持自己的意見。《人民文學》1976年第3期:“兩人爭辯到這兒,就有點各執己見,擱不下來。”
      克己慎行克己:克制自己;慎:謹慎。約束自己,小心做事。唐·韓愈《送齊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擇誼,坦乎其無憂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確乎其無惑于上也。”
      叨在知己叨:謙詞,表示辱沒他人,自覺慚愧;知己:友誼深厚的朋友。有愧于作為您的知己朋友。清 霽園主人《夜潭隨錄 崔秀才》:“謂叨在知己,亟當如命。
      強者反己強者:有權勢的人;反己:反省自己。指有權有勢的人自我反省《雪濤諧史》:“鄉紳此語,足令強者反己,殊為可傳。”
      以天下為己任把國家的興衰治亂作為自己的責任。《南史 孔休源傳》:“休源風范強正,明練政體,常以天下為己任。”
      夫己氏指那個人。春秋·魯·左丘明《左傳·文公十四年》:“終不曰公,曰夫己氏。”
      心不由己不出于自己的本意。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那彩霞之母,滿心縱不愿意,見鳳姐自和她說,何等體面,便心不由己的滿口應了出去。”
      求人不如求己仰求別人,不如自己努力。《論語·衛靈公》:“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諸人不如求之己。”
      愛如己出像對待親生子女那樣地愛護。明 周輯《西湖二集 假鄰女誕生真子》:“果然方氏愛如己出,撫養成人長大。”
      患難見知己只有經過共同的患難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余秋雨《霜冷長河·關于友情》:“他們說,患難見知己,烈火煉真金。”
      嗇己奉公嗇:節儉。自己節儉,盡力辦好公共的事業。
      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長:助長。指助長別人的聲勢,輕視自己的力量。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你兩個閉了鳥嘴!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先人后己首先考慮別人,然后想到自己。《禮記·坊記》:“子云:‘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后己。’”
      封己守殘固步自封,抱殘守缺。清·黃宗羲《留別海昌同學序》:“言理學者……薄文苑為辭章,惜儒林于皓首,封己守殘,摘索不出一卷之內。”
      安份守己安守本分,規矩老實。李劼人《天魔舞》第17章:“所以我們對于空子,應該廣勸他們安份守己的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海翼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午夜福利国产一区二区| 丰满爆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bt加勒比一区二区| 天美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日韩专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在线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蜜|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韩国女主播|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色狠狠色狠狠综合一区|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中文字幕| 韩国精品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男人的天堂精品国产一区|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