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屈蠖求伸 | 蠖:尺蠖,蟲名,體長約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彎曲來求得伸展。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 | 《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td> |
蠖屈蝸潛 | 蠖:尺蠖;蝸:蝸牛。形容房屋極為低矮和窄小。 | 清·陸硎《低低屋》:“不如且入低低屋,團蒲枕瓦方床竹,蠖屈蝸潛聊自足?!?/td> |
蠖屈求伸 | 蠖:昆蟲名,行時屈伸其體。比喻人不遇時,則屈身求隱,待來日再展宏圖。 | 《周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
尺蠖求伸 | 尺蠖:蟲名,體長約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用彎曲來求得伸展。比喻以退為進的策略。 | 《周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
尺蠖之屈 | 尺蠖:蟲名,體長約二三寸,屈伸而行。尺蠖的彎曲。比喻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以退為進的策略。 | 《周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
蠖屈不伸 | 像尺蠖一樣彎曲而不能伸展。比喻人不得志。 | 清 戴名世《<齊天霞稿>序》:“即諸同學之士亦多食貧作苦,蠖屈不伸。” |
龍伸蠖屈 | 形容筆勢飛動,書法高超。 | 南朝·陳·徐陵《玉臺新詠》序:“三臺妙跡,龍伸蠖屈之書;五色華箋,河北膠東之紙?!?/td> |
蠖屈螭盤 | 蠖:尺蠖;螭:傳說中無角龍;盤:通“蟠”,回繞。像蠖彎曲,像螭回繞。形容屈曲回繞的樣子。 | 唐·李紳《靈蛇見少林寺》:“瑣文結綬靈蛇降,蠖屈螭盤顧視閑?!?/td> |
蠖屈鼠伏 | 蠖:尺蠖;伏:俯伏。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討好的樣子。 | 宋·孔平仲《續世說·奸佞》:“注至,蠖屈鼠伏,佞詞泉涌。” |
淵蜎蠖伏 | 亦作“淵涓蠖濩”??嚏U之形。借指華麗的宮殿。 | 明·歸有光《明君恭己而成功論》:“淵蜎蠖伏之中,深宮宥密之地,俯仰之間,而撫四海之外,豈其疲智慮于一人之耳目哉?” |
龍驤蠖屈 | 喻隨時屈伸、上下。 | 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蓋圣人握金鏡,闡風烈,龍驤蠖屈,從道污隆。” |
淵涓蠖濩 | 見“淵蜎蠖伏”。 | 《隆慶元年浙江程策》之一:“人主能時懷警懼,而淵涓蠖濩之中,此心卓然清明,則宴安之欲不生,而慮周于天下,釁孽之萌無所作矣?!?/td> |
龍蟄蠖屈 | 喻隱居不仕。語本《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 語出《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