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老奸巨猾 | 老:很;極;奸:奸詐;巨:大;極;猾:狡猾。形容閱歷深而手段極其奸詐狡猾的人。 | 《宋史·食貨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縣;舞法擾民;蓋甚至前日。” |
揣奸把猾 | 揣:藏。奸:奸詐,狡詐,虛偽。心藏奸詐,行為狡猾。 | 元·無名氏《十樣錦》第二折:“因某生前揣奸把猾,死后永做餓鬼。” |
齒牙之猾 | 見“齒牙為猾”。 | 唐·柳宗元《唐故邕管招討副使試大理司直兼貴州刺史鄧君墓志銘》:“然以憂栗間于多虞,卒成耳環目之塞,道致齒牙之猾。” |
齒牙為猾 | 謂讒言造成災禍。 | 《國語·晉語一》:“獻公卜伐驪戎,史蘇占之,曰:‘勝而不吉。’公曰:‘何謂也?’對曰:‘遇兆,挾以銜骨,齒牙為猾。” |
巨奸大猾 | 奸:奸詐;猾:狡猾。指閱歷深而非常陰險狡猾的人。 | 唐·韋嗣立《論刑法多濫疏》:“務于窮竟,連坐相牽,數年不絕,遂使巨奸大猾,伺隙乘間。” |
禁奸除猾 | 禁:禁止;猾:狡猾。禁止清除奸險狡猾之人。 | 《隋書·酷吏傳序》:“無禁奸除猾之志,肆殘虐幼賤之心。” |
貪吏猾胥 | 猾胥:狡詐的小官吏。貪財狡詐的小官吏。 | 宋·蘇軾《辯試館職策問札子》:“先帝本意使民產率出錢專力于農,雖有貪吏猾胥,無所施其虐。” |
神奸巨猾 | 見“神奸巨蠹”。 | 鄒韜奮《我們對于國事的態度和主張》:“過去政府雖有所懲治,然僅竊鉤者誅耳,神奸巨猾未損毫末。” |
深奸巨猾 | 猶老奸巨猾。 | 《周書·蘇綽傳》:“若有深奸巨猾,傷化敗俗,悖亂人倫,不忠不孝,故為背道者,殺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