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宋史 選舉志二》:“斷章截句,破壞義理。”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一》:“《論語》、《孟子》,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
句比字櫛 | 見“句櫛字比”。 | 清·錢謙益《宋子建<遙和集>序》:“宋子建盡取六代三唐之詩,句比字櫛,繼聲屬和,名之曰《遙和集》。” |
章句之徒 | 指不能通達大義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 見“章句小儒”。 |
句櫛字比 | 猶言逐字逐句仔細推敲。 | 清·仇兆鰲《<北詩詳注>序》:“求其歸宿所在,又從而句櫛字比之,庶幾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 |
清詞麗句 | 指清新美麗的詞句。 | 唐 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五:“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
句斟字酌 | 指寫文章或說話時慎重細致,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 | 清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第一卷:“宋儒積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斷非漢儒所及。” |
斷章摘句 | 裁斷章節(jié),取綴成文。亦有割裂全文,取其所需之意。 | 唐·李商隱《唐容州經(jīng)略使〈元結(jié)文集〉后序》:“其疾怒急擊,快利勁果,出行萬里,不見其敵;高歌酣顏,入飲于朝,斷章摘句,如振如生。” |
麗句清詞 | 華麗清新的辭句。 | |
話不投機半句多 | 彼此心意不同,談話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 |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26回:“這日大家暢飲,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不知不覺,喝了個酩酊大醉。” |
躁言丑句 | 丑惡的言辭。躁,通“臊”。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若能辟禮門以懸規(guī),標義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徑者滅趾,何必躁言丑句,詬病為切哉!” |
挦章扯句 | 尋求、摘取某些片斷詞句。 | 清·蔣湘南《與田叔子論古文第二書》:“挦章扯句……是又不知古人模擬之法。” |
月章星句 | 形容文章優(yōu)美,辭藻華麗。 | 元·馬熙《摸魚子》:“集詞敬為先生壽,博得月章星句。” |
尋章摘句 | 讀書時只注意摘錄一些漂亮詞句;不作深入研究。也指寫作時摘引、堆砌現(xiàn)成詞句;缺乏創(chuàng)造性。尋:尋找;章:篇章;摘:摘抄。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吳主傳》:“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
片詞只句 | 同“片言只字”。 | 唐·司空圖《題〈柳柳州集〉序》:“噫,后之學者褊淺,片詞只句,未能自辨,已側(cè)目相詆訾矣。” |
雕章琢句 | 琢:雕刻玉石。像雕刻一樣對文章的字句仔細斟酌修飾。 | 宋 俞文豹《吹劍錄》:“此豈舒箋點翰,雕章琢句者所能出此!” |
三句不離本行 | 本行:個人從事的行業(yè)。形容一說話總要講到自己從事的行業(yè)。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十四回:“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不離本行,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來送給人看。”清 頤瑣《黃繡球》第十回:“我是業(yè)醫(yī)的,你們不要笑我三句不離本行。” |
奇文瑰句 | 瑰:珍奇。優(yōu)美的文章。 | 《元史·胡長孺?zhèn)鳌罚骸白啃形U摚嫖墓寰洹!?/td> |
遺文逸句 | 指散佚的文章和句子。 | 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河水五》:“雖千古茫昧,理世玄遠,遺文逸句,容或可尋,沿途隱顯,方土可驗。” |
掇拾章句 | 掇:拾取。摘取別人文章的句子。指東摘西抄地拼湊文章。 | |
章決句斷 | 文章正確句子明了,不含糊其辭。 | 戰(zhàn)國·宋·屈原《楚辭·天問敘》:“今則稽之舊章,合之經(jīng)傳,以相發(fā)明,為了符驗,章決句斷,事事可曉,俾后學者永無疑焉。” |
雕章鏤句 | 指文章的詞句刻意修飾。 | 唐 白居易《策林四 議文章碑碣詞賦》:“今褒貶之文無核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雖雕章鏤句,將焉用之。” |
冗詞贅句 | 冗:繁雜;贅:多余無用的。指詩文中多余無用的話。 | |
僻字澀句 | 冷僻的字、詞和晦澀的文句。 | 清·昭梿《嘯亭雜錄·詩文澀體》:“其《新唐書》好用僻字澀句,以矜其博。” |
章句小儒 | 指不能通達大義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 《漢書 夏侯勝傳》:“建所謂章句小儒,破碎大道。” |
一字一句 | 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說話清楚從容。 | 林蘭《紅棉襖》:“三嬸子一點一點撕著那發(fā)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說:‘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語不進的,寫不上,算不上,工作團咋派上他這個老實疙瘩。’” |
錦囊佳句 | 指優(yōu)美的文句。 | 唐 李商隱《李長吉小傳》:“恒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 |
騎驢索句 |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七載:“唐相國鄭綮雖有詩名,本無廊廟之望……或曰:‘相國近有新詩否?’對曰:‘詩思在灞橋雪中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蓋言平生苦心也。”后用為苦吟的典故。 |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七載:“唐相國鄭綮雖有詩名,本無廊廟之望……或曰:‘相國近有新詩否?’對曰:‘詩思在灞橋雪中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蓋言平生苦心也。” |
三句話不離本行 | 行:行當,職業(yè)。指人的言語離不開他所從事的職業(yè)范圍。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十四回:“每到一處,開口三句話不離本行,立刻從懷里掏出捐冊送給人看。” |
閉門覓句 | 形容作詩時冥思苦想。 | 宋 黃庭堅《病起荊江亭即事》詩之九:“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 |
麗句清辭 | 見“麗句清詞”。 | |
逐字逐句 | 挨次序一字一句地。 | 程樹榛《大學時代》:“她一下又翻到了今年寒假的第一天日記,并饒有興趣地逐字逐句看了下去。” |
鉤章棘句 | 鉤:鉤取;章:章節(jié);棘:刺;句:字句。形容文辭艱澀或作文的艱苦。 | 唐 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刃迎縷解,鉤章棘句,搯擢胃腎。” |
沉吟章句 | 沉吟:沉思吟味。章句:章節(jié)和句子,亦指詩文。默默地琢磨構(gòu)思詩文。 | 唐·無稹《鶯鶯傳》:“然而善屬文,往往沉吟章句,怨慕者久之。” |
雕章繪句 | 見“雕章鏤句”。 | 宋·蔡夢弼《草堂詩話》卷二:“陳無己云:學詩如學道,此豈尋常雕章繪句者之可擬哉。” |
刻章琢句 | 修飾琢磨文章的細節(jié) | 宋 王安石《憶昨詩示諸外弟》:“刻章琢句獻天子,釣取薄祿歡庭闈。” |
清辭麗句 | 見“清詞麗句”。 | 清·戴名世《道墟圖詩序》:“讀其詩,摹寫物情,頌美祖德,稱述土風,清辭麗句,時時錯出。” |
矜句飾字 | 矜:慎重;飾:整飾。形容寫文章時字斟句酌,十分慎重。 | 清·周亮工《書影》第六卷:“彼以句字為辭,而不知古之所謂辭命辭章者,指其首尾結(jié)撰,而通謂之辭,非如今人以矜句飾字為辭也。” |
雕章繢句 | 雕:雕琢;繢:通“繪”,描繪。比喻刻意修飾文辭。 | 宋·王洋《又謝丁執(zhí)中寄黃龍榮》:“金瓶玉筋固華麗,雕章繢句真瑰奇。” |
孤文斷句 | 指片斷、孤立的文句。 | 魯迅《〈古小說鉤沉〉序》:“《莊子》舉宋鈃之言,孤文斷句,更不能推見其旨。” |
穿文鑿句 | 穿:鑿。指推敲文字,雕琢詞句。寫文章牽強附會。 |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君年少,何以輕穿文鑿句,而妄譏誚老子耶?” |
稀章繪句 | 繪:雕繪。雕飾文章字句,使之增加文采。 | |
清辭妙句 | 妙:美好。清新美妙的詞句。 | 漢·陳琳《答東阿王箋》:“清辭妙句,焱絕煥炳。” |
絺繪章句 | 雕琢文辭,修飾章句。 | 清·葉名灃《橋西雜記·宋紹興十八年同年錄》:“高宗試進士于南省,戒飭有司,毋以絺繪章句為工,當以淵源學問為尚。” |
絺章飾句 | 雕琢文辭,修飾章句。 | 清·王韜《<蘅花館詩錄>自序》:“歷觀古人作,亦有不盡佳,要其研精殫力,積數(shù)年十年而后成,自有一家面目在,夫豈徒以絺章飾句為事哉?” |
分章析句 | 謂雕琢推敲文章。 | 宋·陸游《謝參政啟》:“至拙無能,下愚不肖,分章析句于蓬樞甕牖之下。” |
逐句逐字 | 見“逐字逐句”。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一回:“自上橫行退一字成句,逐句逐字逆讀,俱成回文。” |
挦章?lián)菥?/a> | 猶尋章摘句。搜求、摘取片斷辭句。 | |
摛藻繪句 | 摛:鋪陳;藻:文采。鋪陳辭藻,描繪句子。形容以華麗的辭藻寫作。 | 宋·王讜《唐語林·文學》:“當時輕薄之徒,摛藻繪句,聱牙崛奇,譏諷時事。” |
絺句繪章 | 雕琢文辭,修飾章句。 | 《新唐書·文藝傳序》:“高祖、太宗,大難始夷,沿江左余風,絺句繪章,揣合低卬,故王楊為之伯。” |
一言半句 | 見“一言半語”。 | 《朱子語類》卷十一:“近來學者有一種則舍去冊子,卻欲于一言半句上便要見道理。” |
千章萬句 | 猶千言萬語。指書面文字。 | 《李衛(wèi)公問對》中卷:“千章萬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臣當以此教諸將。” |
絺辭繪句 | 雕琢文辭,修飾章句。 | 明·宋濂《<田氏哀慕詩集>序》:“是詩之傳……則為移風易俗之益又豈小哉!其視絺辭繪句道淫而宣驕者何如也?” |
三言兩句 | 見“三言兩語”。 | 元·關(guān)漢卿《救風塵》第二折:“我到那里,三言兩句,肯寫休書,萬事俱休。”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哥哥你放心者,老身到那里,不消三言兩句,管教他隨順哥哥便了。” |
摘句尋章 | 摘取、搜尋文章的片斷詞句。指讀書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 元·湯式《一枝花·贈人》套曲:“論文時蕓窗下摘句尋章,論武時柳營內(nèi)調(diào)絲弄竹。” |
稀句繪章 | 繪:雕繪。雕飾文章字句,使之增加文采。 | 《新唐書·文藝傳·序》:“高祖、太宗大難始夷,沿江左余風,稀句繪章,揣合低印,故王、楊為之伯。” |
金章玉句 | 指華麗的詩文。 | 宋·楊萬里《過白沙渡得長句呈澹庵先生》:“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詩空萬古。” |
搜章摘句 | 搜:尋求;摘:選取。指抄襲他人文章的詞句。 | 《三國志·吳書·孫權(quán)傳》:“遣都尉趙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吳書》:“雖有余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
搜章擿句 | 謂搜求摘取片斷的文句。 | 《新唐書·段秀實傳》:“舉明經(jīng),其友易之,秀實曰:‘搜章擿句,不足以立功。’乃棄去。” |
遣詞造句 | 運用詞語組織句子。 | 劉斯奮《白門柳·夕陽芳草》第十章:“但編排布局卻較一般傳奇來得曲折復雜,遣詞造句也務(wù)求綺麗華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