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談笑風(fēng)生 | 形容談話時有說有笑;饒有興趣;氣氛熱烈。風(fēng)生:有興致;很風(fēng)趣。 | 宋 辛棄疾《念奴嬌 贈夏成玉》詞:“遐想后日蛾眉,兩山橫黛,談笑風(fēng)生頰。” |
喜笑顏開 | 顏:臉色;開:舒展;開朗。形容心里高興;滿面笑容。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又行了兩日,方到常山,徑入府中,拜謁顏太守。故人相見,喜笑顏開。”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 | 指為官聲名很壞,任憑人們笑罵,還是泰然自若當(dāng)自己的官。 | 《宋史·鄧綰傳》:“笑罵從汝,好官須我為之。”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xùn)》:“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
打情賣笑 | 打情罵俏,指男女調(diào)情。 | 曹禺《日出》第三幕:“在地獄一般的寶和下處,充滿著各種叫賣、喧囂、女人詬罵、打情賣笑的聲浪。”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巴金《秋》十九:“王氏看見陳姨太的粉臉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知道陳姨太在挖苦她。” |
笑貌聲音 | 笑貌:表情;聲音:談吐。指人的言談、態(tài)度等。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下卷:“女輾轉(zhuǎn)床席,絕而復(fù)蘇者數(shù)次,迨至轉(zhuǎn)危為安,笑貌聲音,不殊常度,而言動舉止,如出兩人。” |
強顏歡笑 | 心里不暢快,但臉上勉強裝出喜笑的樣子。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邵女》:“‘汝狡兔三窟,何歸為?’柴俯不對。女肘之,柴始強顏為笑。” |
笑里藏刀 | 形容對人外表和氣;內(nèi)心卻十分陰險毒辣。藏:隱藏。 | 《舊唐書 李義府傳》:“既處權(quán)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輒加傾陷。故時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謂之‘李貓’。” |
笑處藏刀 | 形容對人外表和氣,內(nèi)心卻十分陰險毒辣。 | 清·李漁《蜃中樓·點差》:“威權(quán)震主,勢焰薰人,笑處藏刀,毒性有如蜂蠆。” |
眉開眼笑 | 眉頭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50回:“大盜一面看著,只喜的眉開眼笑。” |
不茍言笑 | 茍:茍且;隨便。不隨便說笑。指態(tài)度莊重、嚴(yán)肅。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不登高,不臨深,不茍訾,不茍笑。” |
一笑了事 | 見“一笑了之”。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十六回:“撫臺聽了,先還摸不著頭腦,還以為某人辦事不誠實,所以欽差才加了他這個考語;后來別位司、道說起,曉得是為帶著表,方才付之一笑了事。” |
會心一笑 | 會心:領(lǐng)悟,領(lǐng)會。領(lǐng)會對方的意思而微笑。 | 魯迅《通訊》:“使同類者知道也還有誰在襲擊古老堅固的堡壘,較之看見浩大而灰色的軍容,或者反可以會心一笑。” |
言笑晏晏 | 說說笑笑,和柔溫順。 | 《詩·衛(wèi)風(fēng)·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毛傳:“晏晏,和柔也。” |
啼笑皆非 | 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形容人的行為既令人感到難堪;又令人覺得可笑。皆非:都不是。 | 唐 孟棨《本事詩 情感》:“笑啼皆不敢,方驗作人難。” |
笑比河清 | 形容態(tài)度嚴(yán)肅,難見笑容。 | 《宋史 包拯傳》:“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dāng)渴郑務(wù)呓詰勚H艘园Ρ赛S河清。” |
傳為笑談 | 笑談:笑話;笑料。流傳開去成為人們談笑的資料。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嘉平公子》:“公子雖愧恨,猶不知所題,折帖示仆。聞?wù)邆鳛樾φ劇!?/td> |
一笑置之 | 笑了一笑就放在旁邊了;表示不當(dāng)一回事。 | 宋 陸游《書夢》詩:“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難。” |
有說有笑 | 連說帶笑。形容十分歡快。 | 清 吳趼人《情變》第五回:“想起昨天晚上,還是有說有笑,相親相愛的何等有趣,今天晚上變了這個情形。” |
哭笑不得 | 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處境尷尬。 | 元 高安道《皮匠說謊》:“好一場,惡一場,哭不得,笑不得。” |
笑逐顏開 | 笑得使面容舒展開來。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逐:驅(qū)使;顏:臉面。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母親方才轉(zhuǎn)憂為喜,笑逐顏開道:'虧得兒子崢嶸有日,奮發(fā)有時。” |
五十步笑百步 | 敗逃五十步的人譏笑敗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點或錯誤性質(zhì)相同,只有情節(jié)或重或輕的區(qū)別。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
嬉皮笑臉 | 形容嬉笑不嚴(yán)肅的樣子。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0回:“你見我和誰玩過!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你該問他們?nèi)ィ ?/td> |
以五十步笑百步 | 作戰(zhàn)時敗逃五十步的人譏笑敗逃一百步的人。比喻缺點或錯誤性質(zhì)相同,只有情節(jié)或重或輕的區(qū)別。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
哄堂大笑 | 指滿屋子人一起大笑起來。 | 宋 歐陽修《歸田錄》第一卷:“馮徐舉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 |
笑罵由人 | 任由人們?nèi)u笑辱罵 | 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笑罵由人,只圖一時快意。” |
破涕為笑 | 涕:眼淚。一下子停止哭泣;笑了起來。也用來形容轉(zhuǎn)悲為喜。 | 晉 劉琨《答盧湛書》:“時復(fù)相與舉觴對膝,破涕為笑,排終身之積慘,求數(shù)刻之暫歡。” |
當(dāng)面輸心背面笑 | 比喻當(dāng)面顯得十分親熱,背后卻在搗鬼。 | 魯迅《華蓋集續(xù)編·海上通信》:“因為中國向來就是‘當(dāng)面輸心背面笑’,正不必‘新的時代’的青年才這樣。” |
烘堂大笑 | 唐代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之分,由臺院一名年資最高者主雜事,謂之“雜端”;凡公堂會食,都不談笑,如雜端先笑,則三院之人隨之大笑,謂之“烘堂”。見唐趙璘《因話錄·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滿屋的人同時大笑。 | 唐代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之分,由臺院一名年資最高者主雜事,謂之“雜端”;凡公堂會食,都不談笑,如雜端先笑,則三院之人隨之大笑,謂之“烘堂”。見唐趙璘《因話錄·征》。 |
語笑喧嘩 | 大聲說笑。 | 元·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三折:“金鼓不許亂鳴,不許交頭接耳,不許語笑喧嘩。” |
回眸一笑 | 眸:眼珠。轉(zhuǎn)動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嫵媚的表情。 | 唐·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
眼笑眉飛 | 形容極度高興。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只樂得他手舞足蹈,眼笑眉飛。褚一官等在旁看了,也自歡喜。” |
言笑不茍 | 不隨便談笑。形容態(tài)度嚴(yán)肅莊重。 |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妙觀變以師道自尊,妝模做樣,盡自矜持,言笑不茍。” |
眉花眼笑 | 形容非常高興、興奮的樣子。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二回:“孫悟空在旁聞講,喜得他抓耳撓腮,眉花眼笑。” |
千金買笑 | 花費千金,買得一笑。舊指不惜重價,博取美人歡心。 | 南朝宋·鮑照《代白纻曲》:“齊謳秦吹盧女弦,千金雇笑買芳年。” |
聲音笑貌 | 指人的言談、表情等。 | 《孟子·離婁上》:“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 |
笑容滿面 | 滿臉呈現(xiàn)著歡笑的容顏。形容內(nèi)心欣喜,滿臉和悅的顏色。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16卷:“張劭笑容滿面,再拜于地。” |
倚門獻笑 | 見“倚門賣笑”。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卷:“美娘道:‘奴是好人家兒女,誤落風(fēng)塵,倘得姨娘主張從良,勝造九級浮圖。若要我倚門獻笑,送舊迎新,寧甘一死,決不情愿。’” |
談笑有鴻儒 | 鴻儒:大儒,有名的學(xué)者。與學(xué)問淵博的人在一起無拘無束地談笑。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 | 唐 劉禹錫《陋室銘》:“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
談笑自若 | 指在不平常的情況下;有說有笑;同平常一樣。自若:跟平常一樣。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甘寧傳》:“寧受攻累日,敵設(shè)高樓。雨射城中,士眾皆懼,惟寧談笑自若。” |
依門賣笑 | 以色媚人。舊指娼妓生涯。 | |
盈盈欲笑 | 盈盈:儀態(tài)美好的樣子。儀態(tài)美好,臉含笑意。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岡仙》:“見鏡中人忽現(xiàn)正面,盈盈欲笑。” |
眉飛眼笑 | 形容非常高興。 | 柳青《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他眉飛眼笑,高興地跳著,大聲喊道:‘解放啦!’” |
一笑百媚 | 形容美人的笑態(tài)。 | 唐·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
啞然失笑 | 失笑:不由自主地笑起來;啞然:形容笑聲。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 漢 趙曄《吳趙春秋 趙王元余外傳》:“禹乃啞然而笑。” |
轟堂大笑 | 形容滿屋子的人同時放聲大笑。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十三回:“安公子小夫妻以至那些媳婦丫頭們聽了,只管不敢笑,也由不得轟堂大笑起來。” |
嘻皮笑臉 | 臉上帶著頑皮的或不正經(jīng)的嘻笑。形容不嚴(yán)肅或輕浮的樣子。 | ①《紅樓夢》第三十回:“你要仔細!你見我和誰玩過!有和你素日嘻皮笑臉的那些姑娘們,你該問他們?nèi)ィ 雹谮w樹理《小二黑結(jié)婚》三:“金旺來了,嘻皮笑臉向小芹說:‘這會可算是個空子吧?” |
買笑追歡 | 嫖娼狎妓,尋歡作樂。 | 宋·吳自牧《夢梁錄·酒肆》:“壩頭西市坊雙鳳樓施廚開沽,下瓦子前新樓鄭廚開沽,俱有妓女,以待風(fēng)流才子買笑追歡耳。” |
一笑了之 | 笑一笑就算了事。表示不予重視。 | 沙汀《淘金記》:“那顯然是幺長子對白醬丹的毒辣的諷刺;縱然他本人僅僅一笑了之。” |
嗔拳不打笑面 | 比喻不可以欺凌態(tài)度和悅的人。 |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6回:“自古嗔拳不打笑面,他又不曾傷犯著你,你有錢看平日相交與他些,沒錢罷了,如何只顧打他?” |
眉歡眼笑 | 形容非常興奮、高興。 | 清 李漁《意中緣 拒妁》:“若說起才郎的名字,只怕你們兩個,都要眉歡眼笑起來。” |
倚門賣笑 | 舊時形容妓女的生活。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貨殖列傳》:“刺繡文,不如倚市門。” |
笑罵從汝 | 汝:你。指對他人的譏諷置之不理。 | 《宋史·鄧綰傳》:“笑罵從汝,好官須我為之。” |
說說笑笑 | 有說有笑,連說帶笑。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我們在海船里頭不耐煩寂寞,若得兄去,在船中說說笑笑,有甚難過的日子?” |
買笑尋歡 | 嫖娼狎妓,尋歡作樂。同“買笑追歡”。 | 歐陽予倩《潘金蓮》第二幕:“他仗著有錢有勢,到這兒來買笑尋歡,他哪兒有甚么真情真義?” |
笑面夜叉 | 比喻面帶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 | 宋·陳次升《彈蔡京第三狀》:“時人目之為笑面夜叉,天下之所共知也。” |
一笑千金 | 美女一笑,價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難得。 | 漢·崔骃《七依》:“回顧百萬,一笑千金。” |
鵲笑鳩舞 | 喜鵲歡叫,斑鳩飛舞。舊時用作喜慶的祝辭。 | 漢·焦延壽《易林》卷六:“鵲笑鳩舞,來遺我酒。” |
見笑大方 | 指讓內(nèi)行人笑話。 | 莊周《莊子 秋水》:“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