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書的成語

      有關(guān)書的成語

      因篇幅關(guān)系,書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書通二酉比喻讀書甚多,學(xué)識豐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據(jù)說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xué),因留之。見《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后因以此為喻。語出《太平御覽》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于此而學(xué),因留之。”
      盡信書不如無書泛指讀書不要拘泥于書上或迷信書本。語出《孟子 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 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
      四書五經(jīng)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jīng)典。漢 班固《白虎通 五經(jīng)》:“五經(jīng)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 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仰屋著書仰:臉向上;著:寫。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梁書·南平元襄王偉傳》:“下官歷觀世人,多有不好歡樂,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
      廢書而嘆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太史公曰:余讀《孟子》書,至梁惠王問‘何以利吾國’,未嘗不廢書而嘆也。”
      識字知書謂有文化知識。清·李漁《奈何天·慮婚》:“莫說別個,就是闕忠輩呵,一般也貌昂藏,識字知書,怎奈這命低微,執(zhí)鐙隨鞭。”
      罄竹難書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舊唐書 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懸石程書形容勤于政事。《史記·秦始皇本紀(jì)》:“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黃耳傳書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晉書·陸機(jī)傳》:“初機(jī)有俊犬,名曰黃耳,甚愛之。既而羈寓京師,久無家問,……機(jī)乃為書以竹筩盛之而系其頸,犬尋路南走,遂至其家,得報(bào)還洛。其后因以為常。”
      讀書種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宋 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云:漢二獻(xiàn)皆好書,而其傳國皆最遠(yuǎn)。士大夫家,其可使讀書種子衰息乎?”
      立地書櫥比喻人讀書多,學(xué)識文博。《宋史·吳時傳》:“每于為文,未嘗屬稿,落筆已成,兩學(xué)目之曰立地書櫥。”
      手不釋書猶手不釋卷。《北史·序傳·李義雄》:“義雄有識悟,勤學(xué),手不釋書。”
      閉門讀書關(guān)起門來在家里讀書。形容專心埋頭苦讀。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 勉學(xué)》:“蓋須切磋相起明也。見閉門讀書,師心自是。稠人廣坐,謬誤差失者多矣。”
      書不釋手手里的書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學(xué)或看書入迷。《北史·牛弘傳》:“[牛弘]性寬厚,篤志于學(xué),雖職務(wù)繁雜,書不釋手。”
      丹書鐵契丹書:用朱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yōu)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漢書·高帝紀(jì)下》:“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
      讀書三到形容讀書十分認(rèn)真。宋·朱熹《訓(xùn)學(xué)齋規(guī)》:“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緊。”
      詩書發(fā)冢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偽君子作風(fēng)。先秦 莊周《莊子 外物》:“儒以詩禮發(fā)冢。”
      徒讀父書徒:只。父書:父親之言論。白讀父親的兵書。比喻人只知死讀書,不懂得運(yùn)用知識,加以變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括徒能讀其父書,不知合變也。”
      兩腳書櫥指讀書很多但不善于應(yīng)用的人。《南史·陸澄傳》:“澄當(dāng)世稱為碩學(xué),讀《易》三年不解文義,欲撰《宋書》竟不成。王儉戲之曰:‘陸公,書廚也。’”
      折節(jié)讀書折節(jié):改變過去的志趣和行為。改變舊習(xí),發(fā)憤讀書。《后漢書·段颎傳》:“颎少便習(xí)弓馬,尚游俠,輕財(cái)賄,長乃折節(jié)好古學(xué)。”
      書香門第書香:指上輩有讀書人的家庭。指世代都是讀書人的家庭。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如今眼看書香門第是接下去了,衣飯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個兒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
      書香世家同“書香門第”。高云覽《小城春秋》第十三章:“劉眉盡管把鼻子都?xì)馔崃耍策€是保持著書香世家的風(fēng)度。”
      書缺有間泛指古書殘缺已有多年。西漢 司馬遷《史記 五帝本紀(jì)》:“《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
      書呆子指只知讀書而缺乏實(shí)際知識的人。清·李汝珍《鏡花緣》第40回:“老夫素日常聽人說,讀書人每每讀到后來入了魔境,要變成‘書呆子’。”
      著書立說著:寫作;撰述;立:建樹;成就;說:學(xué)說。寫書或文章;創(chuàng)立自己的學(xué)說。也作“著書立言”。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將南京元(玄)武湖賜與莊尚志著書立說;鼓吹休明。”
      借書留真指借別人的書,抄寫后留下正本,把抄本還給別人。《漢書·河間獻(xiàn)王傳》:“從民得善書,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
      牛角掛書比喻讀書勤奮。《新唐書·李密傳》:“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史不絕書史書上不斷有記載。形容歷史上經(jīng)常發(fā)生同類的事情。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公卿大夫相繼于朝,史不絕書。”
      讀書三余余: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指讀好書要抓緊一切閑余時間。《三國志·魏志·董遇傳》云:“人有從學(xué)者,……從學(xué)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dāng)以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
      知書達(dá)禮知、達(dá):懂得。有文化,懂禮貌。形容有教養(yǎng)。《群音類選 牧羊記 衛(wèi)律說降》:“奈何所見不同,更不知書達(dá)禮。”
      一介書生一介:一個。舊時讀書人的自稱或?qū)ζ胀ㄗx書人的雅稱。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閣餞別序》:“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焚書坑儒坑:挖坑活埋;儒:儒生;讀書人。指秦始皇焚燒《詩經(jīng)》、《書經(jīng)》等古代典籍;坑殺一批儒生。后泛指對文化和知識分子的摧殘。漢 孔安國《〈尚書〉序》:“及秦始皇滅先代典籍,焚書坑儒,天下學(xué)士逃難解散。”
      讀書破萬卷破:突破;引申為盡;通;卷:書籍的冊數(shù)或篇章。刻苦而認(rèn)真地學(xué)習(xí);翻破了萬卷書。形容讀書很多;學(xué)識淵博。唐 杜甫《奉贈韋左丞文二十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囊螢照書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晉書·車胤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xué)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shù)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立地書廚比喻人讀書多,學(xué)識淵博。《宋史 吳時傳》:“時敏于為文,未嘗屬稿,落筆已就,兩學(xué)目之曰‘立地書廚’。”
      然荻讀書然:“燃”的本字,燃燒;荻:蘆葦一類的植物。燃荻為燈,發(fā)奮讀書。形容勤學(xué)苦讀。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梁世彭城劉綺,交州刺史勃之孫,早孤家貧,燈燭難辦,常買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讀。”
      丹書鐵券丹書:用朱砂寫字;鐵契:用鐵制的憑證。古代帝王賜給功臣世代享受優(yōu)遇或免罪的憑證。文憑用丹書寫鐵板上,故名。《后漢書 祭遵傳》:“丹書鐵券,傳于無窮。
      磬竹難書罄:用盡;竹:竹簡,用以寫字;書:寫。用盡竹子也難寫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后泛指事實(shí)多,寫不完。《舊唐書 李密傳》:“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大書特書書:寫;記載 。大寫特寫。指對重大的事情著重突出地述敘或宣揚(yáng)。也作“特書大寫”。唐 韓愈《答元侍御書》:“而足下年尚強(qiáng),嗣德有繼,將大書特書,屢書不一書而已也。”
      掉書袋掉:擺動,搖動。指說話或?qū)懳恼潞靡霉艜栽~來賣弄自己的學(xué)識淵博。《南唐書·彭利用傳》:“利用對家人稚子,下逮奴隸,言必?fù)?jù)書史,斷言破句,以代常談,俗謂之‘掉書袋’。”
      蔣干盜書蔣干:《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蔣干盜去書信回到曹營殺自己大將。比喻中別人的反間計(jì)。
      臨池學(xué)書臨:靠近,挨著。指刻苦練習(xí)書法。《晉書 衛(wèi)恒傳》:“弘農(nóng)張伯英者,因而轉(zhuǎn)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之。臨池學(xué)書,池水盡墨。”
      有腳書櫥比喻學(xué)識淵博的人。也指脫離實(shí)際食古不化的書呆子。宋·龔明之《中吳記聞》:“程信民記聞精確,鄉(xiāng)人號為有腳書廚(櫥)。”
      不刊之書指不能更改或磨滅的有關(guān)帝王的記載、欽定典制。漢 揚(yáng)雄《答劉歆書》:“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
      左書右息喻倒行逆施。《管子·七法》:“不明于法而欲治民一眾,猶左書而右息之。”尹知章注:“息,止也……人右手能書,而左手不能書也。今反用左手書而右手息而不動倒行逆施之譬。”
      琴棋書畫彈琴、弈棋、寫字、繪畫。常以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yǎng)。宋 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五:“唐高測,彭州人。聰明博識,文翰縱橫。至于天文歷數(shù),琴棋書畫,長笛胡琴,率梁朝朱異之流。”
      博覽群書覽:觀看;閱讀。廣泛閱讀各種書籍。形容學(xué)識淵博。也作“博覽群籍”。《周書 庾信傳》:“庾信,字子山,南陽新野人也。……幼而俊邁,聰敏絕倫,博覽群書,尤善《春秋左氏傳》。”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萬:指很多。形容學(xué)問淵博,見多識廣。曹靖華《采得百花釀蜜后》:“古人說:‘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最好有‘讀萬卷書’的書本知識和‘行萬里路’的生活知識。”
      書不盡意猶書不盡言。《北齊書·文苑傳·祖鴻勛》:“與陽休之書曰:‘……已矣哉,書不盡意。’”
      家書抵萬金比喻家信的珍貴。唐·杜甫《春望》詩:“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牛角書生比喻勤奮讀書的人。《新唐書 李密傳》:“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
      據(jù)鞍讀書在馬背或驢背上讀書。后多形容學(xué)習(xí)勤奮。《淵鑒類函·驢三》:“江鄰幾調(diào)藍(lán)山尉,騎驢赴官,第據(jù)鞍讀書,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覺。”
      擁書百城比喻藏書極其豐富或嗜書之深。《魏書 逸士傳 李謐》:“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
      棄書捐劍比喻胸懷大大志的人不屑于小事。《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項(xiàng)籍少時,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項(xiàng)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于是項(xiàng)梁乃教籍兵法。”
      書不盡言書:書信。信中難以充分表達(dá)其意。后多作書信結(jié)尾習(xí)用語。《周易 系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白面書生白面:形容白凈;書生:念書人。①形容年紀(jì)輕、知識淺薄、閱歷不深的讀書人。②也泛指相貌姣好、白凈的年輕讀書人。《宋書 沈慶之傳》:“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有濟(jì)?”
      閉戶讀書關(guān)著門在家里埋頭讀書。《隋書 盧思道傳》:“思道讀之,多所不解,于是感激,閉戶讀書,師事河間邢才子。”
      秉筆直書秉:握。書寫史實(shí)不隱諱。清 曾樸《孽海花》第35回:“我是秉筆直書,懸之國門,不能增損一字。”
      洪喬捎書指言而無信的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作致書郵。”
      公車上書公車:漢代官署名。指舉人進(jìn)京應(yīng)試。特指入京會試的士人上書言事。西漢·司馬遷《史記·東方朔傳》:“朔初入長安,至公車上書,凡用三干奏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濑亚美莉在线视频一区| 熟妇人妻系列av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杨幂AV污网站在线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天堂资源中文最新版在线一区| 全国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一区二三区中文|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日韩在线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香蕉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子无码午夜伦不 | 欧美人妻一区黄a片|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日本内射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三区不卡|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三区| 一本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