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楞的成語
成語 | 解釋 | 出處 |
---|---|---|
楞頭磕腦 | 見“楞頭楞腦” | 老舍《鼓書藝人》十五:“打頭的是小劉,楞頭磕腦地就撞了進來,站在一邊,光哆嗦,不說話。” 又《駱駝祥子》一:“一擱下了事,他心中不痛快,便有點楞頭磕腦的。” |
歪不橫楞 | 歪斜不正的樣子。 | |
毛毛楞楞 | 慌手慌腳。 | |
楞眉橫眼 | 形容蠻橫兇惡的樣子。 | 梁斌《紅旗譜》:“一個士兵走過來,楞眉橫眼地說:‘滾開吧!’” |
楞手楞腳 | 形容動作魯莽。 | 梁斌《紅旗譜》:“她怕他,那家伙楞手楞腳,什么事都會干得出來。” |
直眉楞眼 | 亦作“直眉睖眼”。①豎眉瞪眼。②形容眼神發直。 | 鄧十喆《活礦工和死把頭》:“老礦工直眉楞眼地坐了半天,想起了自己的女兒。” |
楞頭楞腦 | ①形容魯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樣子。②形容發楞發呆的樣子。 | 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媽,虎子傻,說話楞頭楞腦,沒分寸。” |
傻眉楞眼 | 形容發呆的樣子。 | 管樺《懲罰》:“還不快往前搜索!傻眉楞眼立在那兒干什么?” |
楞頭呆腦 | 見“楞頭楞腦”。 | 余辰《蠶》:“我完全沒有聽講,當然不知道李老師提問了什么。現在幾乎全班都舉手了,這有我們這張桌子上楞頭呆腦地坐著兩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