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敬謝不敏 | 謝:推辭;敏:聰明。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夠。表示推辭的客氣話。 | 左丘明《左傳 襄公三十一年》:“使士文伯謝不敏焉。” |
新陳代謝 | 原指生物體經常地、不斷地用新物質代替舊物質的過程。現比喻新生事物代替衰亡的舊事物。陳:陳舊的;代:更換;謝:衰亡。 | 郭沫若《少年時代 黑貓》:“辛亥革命以后,因宦海中起了新陳代謝的宏波,于是政法風更成了狂風。” |
謝天謝地 | 迷信說法;天地神靈主宰著人的一切活動。因此;辦事順利應感謝天地的保佑。后廣泛用來表示順利達到目的或克服了困難時的慶幸或滿意的心情。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方才聽得棺中有聲響,想古人中多有還魂之事,望你復活,所以用斧開棺,謝天謝地,果然重生。” |
謝館秦樓 | 指妓院。 | 元·關漢卿《斗鵪鶉·女校尉》曲:“茶余飯飽邀故友,謝館秦樓,散悶消愁。” |
杯水之謝 | 比喻微薄的酬謝。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次日,鳳四老爹果然別了萬中書,不曾受他杯水之謝,取路往杭州去了。” |
水流花謝 | 謝:脫落。指河水流逝,花兒也凋謝了。形容景色凋零殘敗,用來比喻局面殘破,好景已不存在,無法挽回。亦作“花謝水流”。 | 明·胡文煥《群音類選·<清腔類·二郎神>》:“水流花謝,春事竟茫然。” |
謝家寶樹 | 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 | 明·馮夢龍《雙雄記·賞荷造謀》:“若得謝家寶樹向此間栽,卻不是累世簪纓百福來。” |
閉門謝客 | 指不接待客人。 | 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11回:“我從此閉門謝客,永不見人。” |
謝蘭燕桂 | 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輩。 | 謝蘭,系“謝庭蘭玉”之省稱;燕桂,《宋史·竇儀傳》載:“儀學問優博,風度峻整。弟儼、侃、偁、僖,皆相繼登科。馮道與禹鈞(竇儀父)有舊,嘗贈詩,有‘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縉紳多諷誦之。”時稱竇氏兄弟為燕山五龍。 |
杜門謝客 | 閉門謝絕賓客。指不與外界來往。 | 宋 蘇軾《東園》詩:“杜門謝客恐生謗,且作人間鵬鷃游。” |
檀郎謝女 | 檀郎:晉代潘岳小名檀奴,姿儀美好;謝女:晉代謝道蘊,聰慧過人,代指才女。指才貌雙全的夫婦或情侶。 | 唐·李賀《牡丹種曲》詩:“檀郎謝女眠何處,樓臺月明燕夜語。” |
千恩萬謝 | 一再表示感恩和謝意。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一百四回:“李助是個星卜家,得了銀子,千恩萬謝的辭了范全、王慶,來到段家莊回復。” |
尺波電謝 | 謂人世短促,如波逝電閃。 | 《文選·劉孝標<重答劉秣陵沼書>》:“青簡尚新,而宿草將列,泫然不知涕之無從也。雖隙駟不留,尺波電謝,而秋菊春蘭,英華靡絕。” |
人事代謝 | 代謝:更迭,交替。泛指人世間的事新舊交替。 | 唐·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詩:“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
謝庭蘭玉 | 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 | 晉 裴啟《語林》:“謝太傅問諸子侄曰:‘子弟何預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生于階庭耳。’” |
負荊謝罪 | 見“負荊請罪”。 | 金·馬鈺《滿庭芳·謝咸陽王法師》詞:“追悔無由,不免放效廉頗。專專負荊謝罪,望吾師、痛撻則個。” |
荏苒代謝 | 荏苒:時光漸漸過去;代謝:交替。指日月交替運行,時光漸漸消逝 | 西晉·張華《勵志》:“日與月與,荏苒代謝。” |
秦樓謝館 | 泛指歌舞場所。多指妓院。 | 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第一卷:“秦樓謝館鴛鴦幄,文流稍足有聲價。” |
婉言謝絕 | 婉:婉轉。辭語婉轉地不答應。 | 曾樸《孽海花》第32回:“幸虧英相羅士勃雷婉言謝絕,否則一個女兒受了兩家茶,不特破壞垂成的和局,而且喪失大信。” |
謝家活計 | 南朝宋詩人謝靈運與從弟謝惠連俱以詩文著稱,見《宋書·謝惠連傳》。后遂以“謝家活計”喻指賦詩。 | 南朝宋詩人謝靈運與從弟謝惠連俱以詩文著稱,見《宋書·謝惠連傳》。 |
謹謝不敏 | 猶言敬謝不敏。用作自謙或推托之辭。不敏,不聰明,無能力。 | 夏衍《談自己》:“對于話劇‘預演’,或者‘招待參觀,請予指教之類’卻還是常常謹謝不敏,理由還不很明白嗎?” |
新故代謝 | 同“新陳代謝”。 | 漢·蔡邕《蘭賦》:“新故代謝,四時次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