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yǔ) |
解釋 |
出處 |
寸木岑樓 | 一寸長(zhǎng)的木材同尖頂?shù)母邩潜取T馐瞧瘘c(diǎn)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輕重相比必須標(biāo)準(zhǔn)一樣。后也比喻差距極大。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 |
誼切苔岑 | 切:親近;苔岑:志同道合的朋友。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 | 晉·郭璞《贈(zèng)溫嶠》詩(shī):“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余臭味,異苔同岑。” |
方寸之木,高于岑樓 | 方寸:比喻小;岑:尖頂高樓。一寸高的方木放在高樓的尖頂上其高度高于高樓。比喻類比不當(dāng)。 | 戰(zhàn)國(guó)·鄒·孟軻《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 |
異苔同岑 | 岑:小而高度山。不同的青苔長(zhǎng)在同一座山上。比喻朋友志同道合。 | 晉·郭璞《贈(zèng)溫嶠》詩(shī):“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余臭味,異苔同岑。” |
岑樓齊末 | 只比較末端,方寸的木頭也可高過高樓。比喻不從本著手,則無(wú)法認(rèn)清事實(shí)。 | 《孟子 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幼學(xué)瓊林 卷三 人事類》:“岑樓齊末,不識(shí)高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