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從俗就簡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簡易。 | 宋 周輝《清波別志》卷下:“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簡帖,必旋檢本,模仿筆畫,從俗就簡。 |
辭簡意足 | 簡:簡要;足:充實,完備。文詞簡要而內容充實。 | 元·白珽《湛園靜語·葉水心》:“如此數卷,辭簡意足,一坐駭然。” |
簡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點。簡單明了;抓住要點。 |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當簡明扼要。” |
因陋就簡 | 因:沿襲;陋:簡陋;就:將就。馬虎湊和;任其簡陋;不求改進。指就著原有的簡陋條件辦事。 | 漢 劉歆《移讓太常博士書》:“茍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藝。” |
簡能而任 | 簡:選擇。任:作用。選擇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 《舊唐書·魏征傳》:“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 |
言簡意賅 | 簡:簡潔;簡練;賅:完備。語言簡練;意思完備而透徹。也作“意簡言賅”。 | 宋 張端義《貴耳集》上卷:“言簡理盡,遂成王言。” |
簡而言之 | 簡括地說,長話短說。 | |
例直禁簡 | 法律或禁令簡單明了,人民就容易理解和遵守。 | 《晉書 杜預傳》:“例直易見,禁簡允犯。” |
斷編殘簡 | 編:穿簡的細長皮條;簡:古代用來寫字的竹片。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文章。 | 宋·黃庭堅《讀書呈幾復》:“身入群經作蠹魚,斷編殘簡伴閑居。” |
簡捷了當 | 直截了當。 | 魯迅《三閑集 書籍和財色》:“然而將麻雀牌送給世界,且以此自豪的人民,對于這樣簡捷了當,沒有意外之利的辦法,是終于耐不下去的。” |
外簡內明 | 謂對人表面上簡易,而內心明察。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8回:“公外簡內明,用人惟才。” |
遺編斷簡 | 指散佚而殘缺不全的典籍。 | 宋·呂大臨《〈考古圖〉后記》:“雖遺編斷簡,僅存二三,然世移俗革,人亡書殘,不復想見先王之緒余。” |
仍陋襲簡 | 因陋就簡。謂憑借原有的簡陋條件辦事。 | 《明史·王銘傳》:“上疏曰:‘臣所領鎮,外控島夷,城池樓櫓仍陋襲簡,非獨不足壯國威,猝有風潮之變,捍御無所,勢須改為。” |
簡落狐貍 | 抓住狐貍。落,通“絡”。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 《后漢書 酷吏傳 陽球》:“前雖糾誅王甫、段熲,蓋簡落狐貍,未足宣示天下。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鴟梟各服其辜。” |
殘編斷簡 | 指殘缺不全的書籍。 | 宋 歐陽修《論刪去正義中譏緯札子》:“殘編斷簡,出于屋壁。” |
遺編墜簡 | 同“遺編斷簡”。 | 金·元好問《入濟源寓舍》詩:“遺編墜簡文章爛,糲食粗衣歲月長。” |
簡要清通 | 指處事簡練扼要,明白通達。 | 語出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賞譽》:“吏部郎闕,文帝問其人于鍾會,會曰:‘裴楷清通,王戎簡要,皆其選也。’” |
深居簡出 | 簡:少。指人呆在家里;不常出門。 | 唐 韓愈《送浮屠文暢師序》:“夫獸深居而簡出,懼物之為己害也。” |
象簡烏紗 | 象簡:象牙做的朝笏;烏紗:黑紗制成的官帽。手執象牙笏,頭戴烏紗帽。指舊時大官的裝束。 | 明 馮惟敏《商調集賢賓 舍弟乞休》:“把象簡烏紗收拾起,打扮出村翁的風致,拜謝當今圣主賜臣歸。” |
言簡意少 | 簡:簡練;簡潔。語言簡潔;內容貧乏。 | |
輕騎簡從 | 指出門時行裝簡單,跟隨的人不多(多指有地位的人)。 | 徐興業《金甌缺》第二章一:“當他輕騎簡從,驟馬馳入渭州城時,這種歡樂的情緒達到最高峰。” |
簡在帝心 | 指能被皇帝所知者。 | 《論語 堯曰》:“帝臣不蔽,簡在帝心。” |
辭簡意賅 | 簡:簡練;賅:完備。言辭簡練,意思完備。 | 《清史稿·刑法制》:“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辭簡意賅,易致舛訛。” |
含毫命簡 | 毫:毛筆;簡:古代寫字的竹片。嘴里叼著筆,桌上擺好紙。指準備動手寫作。 | 孫中山《心理建設》第三章:“試一問此超越歐美之中國文學家果有能心知作文之法則,而后含毫命簡者乎?” |
斷簡殘編 | 斷、殘:不完整的;簡:古代用以寫字的竹、木片;編:細長皮條;指用它串簡而成的書。殘缺不全的書或文章;尤指古代的書籍。 | 宋 陸游《對酒》詩:“斷簡殘編不策勛,東皋猶得肆微勤。” |
政簡刑清 | 指官吏的政績顯著;社會安定;人民樂業。政簡:施行輕微的賦役或減免繁文縟節的政治措施。刑清:很少施用刑罰。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齊太公世家》:“太公至國,修政,因其俗,簡其禮。” |
遺編絕簡 | 同“遺編斷簡”。 | 唐·懷素《自敘》:“遺編絕簡,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無疑滯。” |
排沙簡金 | 排:除去;簡:選取。撥開沙子來挑選金子。比喻從大量的東西中選取精華。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文學》:“潘文爛若披錦,無處不善;陸文若排沙簡金,往往見寶。” |
簡賢任能 | 指選用賢能。 | 《舊唐書 郭子儀傳》:“委諸相以簡賢任能,付老臣以練兵御侮,則黎元自理,寇盜自平,中興之功,旬月可冀。” |
刪繁就簡 | 刪:除去。就:趨向。去掉繁雜部分;使它趨于簡明。 | 明 王守仁《傳習錄》上卷:“如孔子退修六籍,刪繁就簡,開示來學,亦大段不費。” |
輕車簡從 | 行裝簡單,跟隨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 《蕩寇志》第111回:“獨點范成龍一人隨護,又帶親隨數人,輕車簡從,與流廣一同上京。” |
書缺簡脫 | 簡:古代書寫的竹、木簡;脫:丟失。指書簡散佚殘缺。 | 東漢·班固《漢書·楚元王傳》:“禮壞樂崩,書缺簡脫,朕甚閔焉。” |
輕裝簡從 | 行裝簡便,隨從人少。 | 京劇《紅色娘子軍》:“今日常輕裝簡從,登門造訪。” |
披沙簡金 | 猶言排沙簡金。比喻從大量事物中挑選精華。 | 梁·鍾嶸《詩品》卷上:“潘詩爛若舒錦,無處不佳,陸文如披沙簡金,往往見寶。” |
辭簡義賅 | 文辭簡要,意義完備。 | 《清史稿·刑法志一》:“諸臣以律文昉自《唐律》,辭簡義賅,易致舛訛,于每篇正文后增用總注,疏解律義。” |
簡絲數米 | 簡擇絲縷,查點米粒。比喻工作瑣細。 | 孫詒讓《〈札迻〉自敘》:“凡所考論,雖復簡絲數米,或涉瑣眉,于作述閎旨未窺百一。” |
精兵簡政 | 精減人員;緊縮機構。 | 《南史 陳暄傳》:“徐陵為吏部尚史,精簡人物。” |
蠹簡遺編 | 泛指殘存的書籍。 | 唐 羅隱《詠史》:“蠹簡遺編試一尋,寂寥前事似如今。” |
言簡意該 | 見“言簡意賅”。 | 清·崔述《讀風偶識》卷一:“夫《論語》所載孔子論詩之言多矣,若《關雎》、《思無邪》章,誦《詩三百》以及《興觀群怨》、《周南》等章,莫不言簡意該,義深詞潔。” |
以簡馭繁 | 用簡捷了當的方法來處理復雜紛繁的事物。 | 南朝·梁·沈約《宋書·江秉之傳》:“復出為山陰令,民戶三萬,政事煩擾,訟訴殷積,階庭常數百人,秉之御繁以簡,常得無事。” |
積簡充棟 | 書簡堆積,充塞屋子。形容文章極多。 | 清 方苞《萬年寶歷頌》:“竊惟我皇上盛德崇功,嘉言善政,雖積簡充棟,未能殫盡。” |
殘篇斷簡 | 殘缺不全的書籍。北周·庚信《謝滕王集序啟》:“某本乏財用,無多作述……至如殘編落簡,并入塵埃;赤軸青箱,多從灰燼。 | 北周·庚信《謝滕王集序啟》:“某本乏財用,無多作述……至如殘編落簡,并入塵埃;赤軸青箱,多從灰燼。” |
棲沖業簡 | 謂安于淡泊簡樸的生活。 | |
殘編裂簡 | 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零散不整的詩文字畫。 | 明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 經籍會通三》:“古書歷世兵革洊更,間有殘編裂簡,僅以空名,寓于載籍。輯錄之家,存而不論。” |
言簡意明 | 簡:簡練。言辭簡練,意思完備。 | 王亞平《神圣的使命》:“王公伯言簡意明地說:‘他的刑判得不合理,而且他沒認罪。’” |
語簡意賅 | 語言簡練,意思完備。 | 余易木《初戀的回聲》十一:“如今,當‘周馬’這個綽號,由于語簡意賅,迅速地成為我的正式代號的時候,我反而處之泰然了。” |
殘章斷簡 | 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零散不整的詩文字畫。編,用來穿聯竹簡的皮條或繩子。簡,竹簡,古代用來書寫的竹片。同“斷編殘簡”。 | 宋 陸游《會稽志序》:“秦漢晉唐以降金石刻,歌詩賦詠,殘章斷簡,靡有遺者。” |
簡練揣摩 | 簡練:在學術技藝上下功夫去磨煉;揣摩:反復思考推求。指在學術技藝上悉心探討,下苦功磨練。 |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語之,簡練以為揣摩。” |
芟繁就簡 | 〖釋義〗芟:除去;就:趨向。去掉繁雜部分,使它趨于簡明。 | 《尚書 緯》:“刪夷繁亂。”宋 嚴羽《歷代詩話 詩法家數》:“絕句之法,要婉曲回環,刪蕪就簡。” |
簡要不煩 | 簡明扼要,不煩瑣累贅。 | |
言簡義豐 | 語言簡練,含意豐富。 | 元·德異《〈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夫《壇經》者,言簡義豐,理明事備,具足諸佛無量法門。” |
簡斷編殘 | 簡:竹簡;編:穿竹簡的皮條或繩子。指殘缺不全的書籍或形容書籍磨損殘破。 | 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簡斷編殘字欲無,吾兒不負乃翁書。” |
簡賢附勢 | 輕視賢良,依附權勢。 | 《書 仲虺之誥》:“簡賢附勢,實繁有徒。”孔傳:“簡,略也。賢而無勢則略之,不賢有勢則附之。” |
刪蕪就簡 | 蕪:雜亂;就:趨向。去掉繁雜部分,使它趨于簡明。 | 宋·嚴羽《歷代詩話·詩法家數》:“絕句之法,要婉曲回環,刪蕪就簡,句絕而意不絕,多以第三句為主,而第四句發之。” |
詞清訟簡 | 詞訟清簡。謂獄訟稀少,政事清閑。 | 明·范受益《尋親記·發配》:“詞清訟簡,陶情詩與酒。簾垂清晝,唐民得自由。” |
政清獄簡 | 獄:訟事。政治清明,刑獄簡省 | 《清史稿·黎士弘傳》:“裁缺,改授永新知縣。政清獄簡,與民休息。” |
省煩從簡 | 省去煩雜的手續而采取簡單的方法。 | 《晉書·虞預傳》:“窮奢竭費謂之忠義,省煩從簡呼為薄俗。” |
遺篇斷簡 | 同“遺編斷簡”。 | 清·梅曾亮《陳碩士〈學士授經圖〉記》:“而茍其學之不足傳,與傳之不得其人,雖當時為諸儒所宗,而遺篇斷簡不可見于后世者,往往有之。” |
甄煩就簡 | 甄:鑒別。甄別繁冗的,采用簡便的。 | 《魏書·范紹傳》:“紹量功節用,甄煩就簡,凡有賜給。” |
簡約詳核 | 指簡要翔實。 | 清 王韜《甕牗馀談 西儒實學》:“言輿地形質之學,則有慕維廉之《地理全志》上下編,上編紀實載時事,析論情勢,尤簡約詳核稱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