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教 |
易:交換。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
活蹦亂跳 |
歡蹦亂跳。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倫不類。 |
有去無回 |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
風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骨肉之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 |
粗服亂頭 |
粗服:粗布衣服;亂頭:蓬頭亂發。形容不講究修飾。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異寶奇珍 |
珍異難得的寶物。 |
結纓伏劍 |
結纓:系上帽帶;伏劍:拔劍自刎。比喻為維護正義而獻身。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認賊作父 |
把壞人當作父親;常指賣身投靠壞人或敵人。 |
背鄉離井 |
指遠離家鄉,流落他方。 |
眾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為大家所敬仰。 |
精明強干 |
精細聰明;善于辦事。也作“精明能干”。 |
足不出門 |
同“足不出戶”。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爭事端。 |
群山四應 |
應:應和。四面群山紛紛響應。比喻一聲號召,人們群起響應。 |
是非曲直 |
曲:無理;直:有理。指對事物的評斷。 |
罵罵咧咧 |
指在說話中夾雜著罵人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