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疑不決 |
猶豫疑惑,不能決定。 |
含辛茹苦 |
茹:吃;辛:苦。形容備受艱難;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
訓練有素 |
平時一直有訓練。素:平時。 |
明若觀火 |
象看火那樣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冰解的破 |
冰凍融解,箭靶射中。比喻問題解決,障礙消除。 |
狐死首丘 |
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
將計就計 |
利用對方的計策反過來向對方施計。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 |
香草美人 |
舊時詩文中用以象征忠君愛國的思想。 |
風流才子 |
風度瀟灑,才學出眾的人。 |
苦口之藥 |
苦口:口味苦。有療效的藥往往味苦難吃。比喻尖銳的批評,聽起來覺得不舒服,但對改正錯誤很有好處。 |
姹紫嫣紅 |
姹:美麗;嫣:妖艷;美好。形容各色的美麗花朵爭相斗妍。也作“嫣紅姹紫”。 |
暴取豪奪 |
豪:強橫。用暴力劫奪。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內心。外表和內心一個樣。外表與內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論、行動和思想完全一致。 |
儉以養德 |
節儉有助于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難看。 |
國無寧日 |
寧:安寧。國家沒有太平的時候。 |
滿園春色 |
整個園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榮的景象。 |
風聲鶴唳 |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草滿囹圄 |
監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縱橫四海 |
縱橫:奔馳無阻。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比喻無敵于世。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他山之石 |
別的山上的石頭。比喻能幫助自己提高見識改正缺點、錯誤的外力。 |
現實主義 |
注重事實或現實,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
振聾發聵 |
使聾子都受到振動和醒悟(發:開啟;聵:耳聾)。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