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警心
![觸目警心](/d/file/titlepic/chengyu29802.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看到某種情況,心中引起警覺。
出處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大學·傳第六章一》:“如為子而必誠于孝,觸目警心,自有許多痛癢相關處。”
例子貴友既著有《醒迷文》,俟寄到時明歲開設學堂,可鈔貼各鄉鎮講堂,以便教習隨時講解,俾學生觸目警心。《掃為帚》第二四回
基礎信息
拼音chù mù jǐng xīn
注音ㄔㄨˋ ㄇㄨˋ ㄐ一ㄥˇ ㄒ一ㄣ
繁體觸目警心
感情觸目警心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人或事物等。
近義詞觸目儆心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疚心疾首(意思解釋)
- 用智鋪謀(意思解釋)
- 前因后果(意思解釋)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釋)
- 外圓內方(意思解釋)
- 龍騰虎躍(意思解釋)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意思解釋)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釋)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釋)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釋)
- 路無拾遺(意思解釋)
- 婆婆媽媽(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白草黃云(意思解釋)
- 受益匪淺(意思解釋)
- 短壽促命(意思解釋)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釋)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思解釋)
- 千家萬戶(意思解釋)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脫口而出(意思解釋)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橫拖倒扯(意思解釋)
- 亂作一團(意思解釋)
- 強顏歡笑(意思解釋)
- 弊多利少(意思解釋)
※ 觸目警心的意思解釋、觸目警心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三十而立 | 指人在三十歲前后有所成就。 |
親上作親 | 親戚間再結姻親。 |
日月合壁 | 日月同時上升,出現于陰歷的朔日。古人以為是國家的瑞兆。 |
脆而不堅 | 脆弱而不堅實。形容虛有其表。 |
不正之風 | 不正當的社會風氣。 |
大名鼎鼎 | 鼎鼎:聲威盛大的樣子。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 |
鬼瞰其室 | 謂鬼神窺望顯達富貴人家,將禍害其滿盈之志。 |
驚心動魄 |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著革命的旗號來嚇唬人、蒙騙人。 |
極重不反 | 同“極重難返”。 |
學而不厭 | 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厭:滿足。 |
因噎廢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廢:停止;食:吃。因吃東西卡過喉嚨;從此就停止吃東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詐奸不及 | 猶言十分奸詐。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斷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計量的。常與“人不可貌相”連用;比喻不能憑人的相貌或現狀來測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來。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逢:遭遇,遇見。比喻交戰或競技的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
罪上加罪 | 指罪惡更為嚴重。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陽春白雪 | 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
勝友如云 | 勝友:良友。許多良友聚集一處。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共同從事工作。 |
香火姻緣 | 香和燈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稱彼此意志相投為“香火因緣”。《北史·陸法和傳》:“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釋梵天王坐處,豈規王位?但于空王佛所,與主上有香火因緣,且主上應有報至,故救援耳。” |
刻不容緩 | 刻:片刻;容:容許;緩:延緩;耽擱。一刻也不容許延緩。形容形勢十分緊迫。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