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不由己
![概不由己](/d/file/titlepic/chengyu30197.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一切不能由自己做主。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二回:“公言固是有理,獨不思君命所差,概不由己?”
例子清·姜振名《永慶升平前傳》第三回:“大英雄吃酒,一聽概不由己,氣得三尸神暴跳。”
基礎信息
拼音gài bù yóu jǐ
注音ㄍㄞˋ ㄅㄨˋ 一ㄡˊ ㄐ一ˇ
繁體槩不由己
感情概不由己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不能自主。
謎語丫鬟抱床紅綾被
近義詞不由自主、身不由己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服牛乘馬(意思解釋)
- 紙老虎(意思解釋)
- 不折不扣(意思解釋)
- 盡信書不如無書(意思解釋)
- 多多益善(意思解釋)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釋)
- 鬼爛神焦(意思解釋)
- 肝膽過人(意思解釋)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釋)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釋)
- 今來古往(意思解釋)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釋)
- 行不顧言(意思解釋)
- 己溺己饑(意思解釋)
- 三三兩兩(意思解釋)
- 刀耕火種(意思解釋)
- 女扮男裝(意思解釋)
- 奇貨可居(意思解釋)
- 一鼓作氣(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短壽促命(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義不容辭(意思解釋)
- 魂飛天外(意思解釋)
- 走過場(意思解釋)
※ 概不由己的意思解釋、概不由己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壯氣吞牛 | 形容氣勢雄壯遠大。 |
離經辨志 | 讀斷經書文句,明察圣賢志向。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讓人震撼;也讓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靜。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比喻機會難得,機不可失。 |
干干脆脆 | 痛痛快快,干凈利索。 |
反求諸己 | 諸;之于的合音;反過來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或對自己提出要求。 |
防患于未然 | 患:災禍;未然:沒有這樣,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禍害于尚未發生之前。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山雨欲來風滿樓 | 比喻重大事件發生前的緊張情勢。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楊柳依依 | 楊柳:古詩文中楊柳通用,泛指柳樹。依依:輕柔的樣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別之情。 |
連編累牘 | 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長。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體。形體象土木一樣。比喻人的本來面目,不加修飾。 |
反面無情 | 翻臉不講情面。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不留情面。 |
直搗黃龍 | 直接搗毀敵人的巢穴。搗:搗毀;黃龍:黃龍府;金人腹地。現泛指敵人腹地。 |
花言巧語 | 原指鋪張修飾而無實際內容的言語或文辭。后指虛假而動聽的話;也指說虛假而動聽的話。 |
昂藏七尺 | 指軒昂偉岸的男子漢。 |
白發蒼蒼 | 蒼蒼:灰白色。形容年邁而頭發花白。 |
斷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量能授官 | 根據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適當官職。 |
珍樓寶屋 | 珍奇的樓閣,華麗的房屋。指富麗豪華的建筑物。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細水長流 | 細:微小。比喻節約使用財物;使經常不缺用。也比喻一點一滴不間斷做某件事。 |
一覽無余 | 覽: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說話、作文章嚴謹慎重。斟酌:考慮;推敲。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