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得尺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敝^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亦謂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出處《戰國策·秦策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例子惟須認定主見,中外一意,合力堅持,得寸得尺,相機籌辦,必可循序就范。清·薛福成《通籌南洋各島添設領事官保護華民疏》
基礎信息
拼音dé cùn dé chǐ
注音ㄉㄜˊ ㄘㄨㄣˋ ㄉㄜˊ ㄔˇ
感情得寸得尺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近義詞得尺得寸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遲疑不決(意思解釋)
- 吉星高照(意思解釋)
- 趁火打劫(意思解釋)
- 新仇舊恨(意思解釋)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意思解釋)
- 存而不議(意思解釋)
- 鑿壁借光(意思解釋)
- 趕盡殺絕(意思解釋)
- 名重一時(意思解釋)
- 連編累牘(意思解釋)
- 空口無憑(意思解釋)
- 半吊子(意思解釋)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釋)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釋)
- 命與仇謀(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百步穿楊(意思解釋)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釋)
- 婆婆媽媽(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將伯之呼(意思解釋)
- 兵微將寡(意思解釋)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釋)
- 通今達古(意思解釋)
- 手不釋書(意思解釋)
- 汗馬功勞(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會少離多(意思解釋)
※ 得寸得尺的意思解釋、得寸得尺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安適如常 | 平安舒適像正常情況一樣。 |
本位主義 | 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 |
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氣昂揚,不隨波逐流。 |
有約在先 | 已經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動蕩不定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材輕德薄 | 指才德疏淺。有時用為謙詞。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過而能改 | 有了錯誤就能改正。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海底撈月 |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撈:撈取。從海中撈月亮。形容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
飽食暖衣 | 吃的飽;穿的暖;生活富足;無憂無慮。 |
不置可否 | 置:擱;放;可:行;否:不行。不說對;也不說不對。指不明確表態。也作“不加可否?!?/td> |
匡謬正俗 | 糾正錯誤,矯正陋習。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錯落有致 | 致:別致;有情趣;錯落:參差交錯;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卻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樣吞咽東西。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敗德辱行 | 敗壞道德和操守。 |
雞口牛后 | 寧愿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
離本趣末 | 趣:通“趨”,趨向。丟掉根本,追逐末節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圓鑿方枘 | 鑿:榫眼;枘:榫頭。方榫頭插不進圓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茍合取容 | 茍合:茍且附合;取容:取悅,討好。茍且迎合,取悅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