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聞目見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親自聽見和親眼看見的。
出處北齊 顏之推《顏氏家訓 歸心》:“夫信謗之征,有如影響;耳聞目見,其事已多,或乃精誠不深,業緣未感,時儻差闌,終當或報耳。”
例子茅盾《漫談文藝創作》:“許多青年作家長年累月,耳聞目見,都是這一套東西。”
基礎信息
拼音ěr wén mù jiàn
注音ㄦˇ ㄨㄣˊ ㄇㄨˋ ㄐ一ㄢˋ
繁體耳聞目見
感情耳聞目見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所見所聞。
近義詞耳聞目睹、耳聞目擊、耳聞目覽
反義詞道聽途說
英語what is heard and seen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百川歸海(意思解釋)
- 價值連城(意思解釋)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釋)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釋)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釋)
- 無時無刻(意思解釋)
- 材輕德薄(意思解釋)
- 皮開肉綻(意思解釋)
- 慌里慌張(意思解釋)
- 偶一為之(意思解釋)
- 兄弟鬩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奇貨可居(意思解釋)
- 心煩意亂(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禮壞樂缺(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前仆后繼(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釋)
- 呼風喚雨(意思解釋)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釋)
- 鷸蚌相爭(意思解釋)
- 耳聰目明(意思解釋)
-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意思解釋)
- 壯心不已(意思解釋)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釋)
※ 耳聞目見的意思解釋、耳聞目見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別人已有進步,當另眼相看。 |
一錢太守 | 比喻值得稱贊的廉潔的官吏。或譏諷那些貪官污吏貪財。 |
敵眾我寡 | 敵方人數多;我方人數少。多形容雙方對峙;眾寡懸殊。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 | 比喻機會難得,機不可失。 |
南轅北轍 | 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
志滿意得 | 志向實現,心滿意足。 |
眾喣山動 | 眾人吹氣,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眾喣漂山”。 |
先聲奪人 | 聲:聲勢;奪人:指動搖人心。先張揚自己的聲勢以壓倒對方。也比喻做事搶先一步。 |
春風風人 | 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愛才如渴 |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
一文不名 | 一文錢都沒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貧困。 |
云天霧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因噎廢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廢:停止;食:吃。因吃東西卡過喉嚨;從此就停止吃東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語不驚人 | 語:言語,也指文句。語句平淡,沒有令人震驚的地方。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徇私舞弊 | 為了個人利益或照顧私人關系而弄虛作假;做不合法規的事。徇:依從;舞弊:用欺騙的方法做違反法規的事。 |
妻兒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擔。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責。《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嘰嘰喳喳 | 語音雜亂。 |
舉直錯枉 | 舉:選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錯:通“措”,廢棄,放棄。枉:彎曲,比喻邪惡之人。起用正直賢良,罷黜奸邪佞人。亦作“舉直厝枉”、“舉直措枉”。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牛郎織女 | 牛郎織女是從牽牛星和織女星兩個星名衍化而成的傳統神話中的兩個主角。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織造云錦;但跟牛郎結婚以后;就中斷織錦;致使天帝震怒;責令分離;每年七夕準相會一次。現比喻夫妻長期分離。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