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辟邪侈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放、侈:放縱;辟、邪:不正派,不正當。指肆意作惡。
出處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
例子然而民不知義,復迫困窮,放辟邪侈而入于罪者,非陛下陷之乎?(宋 程頤《上仁宗皇帝書》)
基礎信息
拼音fàng pì xié chǐ
注音ㄈㄤˋ ㄆ一ˋ ㄒ一ㄝˊ ㄔˇ
感情放辟邪侈是貶義詞。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指肆意作惡。
近義詞肆無忌憚、為非作歹、放僻邪侈
英語indulge in evidoing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吠影吠聲(意思解釋)
- 貧賤不移(意思解釋)
- 藝高人膽大(意思解釋)
- 羅掘一空(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倒懸之危(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儉以養德(意思解釋)
- 罄竹難書(意思解釋)
- 抱恨黃泉(意思解釋)
- 大開方便之門(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國無寧日(意思解釋)
- 眾建賢才(意思解釋)
- 舞刀躍馬(意思解釋)
- 學而優則仕(意思解釋)
- 聰明才智(意思解釋)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釋)
- 過甚其詞(意思解釋)
- 華不再揚(意思解釋)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釋)
- 走過場(意思解釋)
- 餓殍遍野(意思解釋)
※ 放辟邪侈的意思解釋、放辟邪侈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奔走相告 | 奔;走:跑。奔跑著互相轉告。形容人遇到重大的或非常的事件時;急迫地互相轉告有關的人。 |
上氣不接下氣 | 形容因為勞累或焦急而氣喘得很厲害。 |
床上安床 | 比喻不必要的重疊。 |
支支吾吾 | 亦作“支支梧梧”。謂說話吞吞吐吐,含混躲閃。 |
體恤入微 | 同“體貼入微”。 |
鍥而不舍 | 鍥: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學習有恒心。 |
以小見大 | 從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過小事可以看出大節;或通過一小部分看出整體。 |
河魚腹疾 | 指腹瀉。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
夫唱婦隨 | 唱:原為“倡”;即倡議;提出某種意見。丈夫說什么;妻子也跟著說什么。是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表現。形容夫妻和睦。 |
毀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來不易的東西;一下子就毀掉了。多指長期勞動的成果或來之不易的東西一下子被毀滅掉。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見人而不得不見人。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鐵樹開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鐵樹:也叫蘇錢;常綠喬木;好多年才開一次花。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款學寡聞 | 形容學問淺、見識少。 |
死對頭 |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 |
一鼓作氣 |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士氣。作戰時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戰士的銳氣。比喻趁勁足時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計自己的能力。指辦事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比喻說話夸大之極。同“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貴。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動而忘了應有的態度;作出不適宜的舉動。乎:古漢語虛詞;無詞匯意義;所以:指原來應有的態度或行為。 |
天下為一 | 一:統一。指國家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