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牛之鼎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函:包含,包容。能容納一頭牛的大鼎。形容氣勢宏大。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xùn)》:“夫函牛之鼎沸,而蠅蚋不敢入。”
例子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劉陶傳》:“其危猶舉函牛之鼎,絓纖枯之末。”
基礎(chǔ)信息
拼音hán niú zhī dǐng
注音ㄏㄢˊ ㄋ一ㄡˊ ㄓ ㄉ一ㄥˇ
繁體圅牛之鼎
感情函牛之鼎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用于比喻句。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服牛乘馬(意思解釋)
- 一本正經(jīng)(意思解釋)
- 初生之犢不畏虎(意思解釋)
- 臨危受命(意思解釋)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釋)
- 作亂犯上(意思解釋)
- 命與仇謀(意思解釋)
- 雞胸龜背(意思解釋)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釋)
- 狹路相逢(意思解釋)
- 骨肉之親(意思解釋)
- 飯囊酒甕(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yè)(意思解釋)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釋)
- 撥亂濟危(意思解釋)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釋)
- 鞭辟入里(意思解釋)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釋)
- 群山四應(yīng)(意思解釋)
- 揮戈反日(意思解釋)
- 絕路逢生(意思解釋)
- 拳頭產(chǎn)品(意思解釋)
- 有機可乘(意思解釋)
- 近在咫尺(意思解釋)
- 落荒而逃(意思解釋)
- 一偏之論(意思解釋)
※ 函牛之鼎的意思解釋、函牛之鼎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十全十美 | 十分完美;毫無欠缺。 |
小人得志 | 小人:舊指道德低下或行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權(quán)勢。 |
胡作非為 | 指毫無顧忌或不考慮后果地肆意行動。非為;干壞事。 |
強中自有強中手 | 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同“強中更有強中手”。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著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險的境地而提心吊膽。 |
暈頭轉(zhuǎn)向 | 暈:頭腦發(fā)昏;轉(zhuǎn)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
信及豚魚 | 及:達到;豚:小豬。信用及于小豬和魚那樣微賤的東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逸游自恣 | 逸:安閑;自恣:放縱自己。安閑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縱自己。 |
臭名遠揚 |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
大包大攬 | 把事情、任務(wù)等盡量兜攬過來。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xiāng)。 |
不翼而飛 | 翼:翅膀;不翼:沒有翅膀。沒有翅膀就飛走了。形容消息等流傳迅速;也比喻東西突然不見了。也作“無翼而飛”。 |
歸馬放牛 | 把作戰(zhàn)用的牛馬牧放。比喻戰(zhàn)爭結(jié)束,不再用兵。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夷為平地 | 夷:拉平,鏟平。鏟平使成一塊平地。 |
自命不凡 | 自稱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
白發(fā)蒼蒼 | 蒼蒼:灰白色。形容年邁而頭發(fā)花白。 |
風(fēng)急浪高 | 形容風(fēng)浪很大。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春去冬來 | 春天過去,冬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fù)、累贅。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意料之外 | 沒有想到的。 |
歲寒三友 | 松、竹經(jīng)冬不凋,梅花耐寒開放,因此有“歲寒三友”之稱。 |
師嚴道尊 | 為師之道要尊貴、莊嚴。《禮記 學(xué)記》:“凡學(xué)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xué)。”宋 韓淲《澗泉日記》:“鄭康成事馬融,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yè)弟傳授于玄……漢之師道尊嚴如此。” |
橫拖倒扯 | 猶橫拖倒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