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末反本
![棄末反本](/d/file/titlepic/chengyu20972.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亦作“棄末返本”。古指棄工商而務農桑。
出處東漢·班固《東都賦》:“抑工商之淫業,興農桑之盛務,遂令海內棄末而反本,背偽而歸真?!?/p>
例子唐·李白《明堂賦》:“帝躬乎天田,后親于郊桑,棄末反本,人和時康?!?/p>
基礎信息
拼音qì mò fǎn běn
注音ㄑ一ˋ ㄇㄛˋ ㄈㄢˇ ㄅㄣˇ
繁體棄末反本
感情棄末反本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于處事等。
近義詞棄末返本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引物連類(意思解釋)
- 取長補短(意思解釋)
- 勢力之交(意思解釋)
- 緣慳分淺(意思解釋)
- 自強不息(意思解釋)
- 材輕德薄(意思解釋)
- 壞法亂紀(意思解釋)
- 大樹將軍(意思解釋)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釋)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釋)
- 不翼而飛(意思解釋)
- 進銳退速(意思解釋)
- 儉以養德(意思解釋)
- 飯囊酒甕(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雷霆萬鈞(意思解釋)
- 勝友如云(意思解釋)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釋)
- 打情賣笑(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念茲在茲(意思解釋)
- 切樹倒根(意思解釋)
- 雙柑斗酒(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竹籃打水一場空(意思解釋)
- 困獸猶斗(意思解釋)
- 哀兵必勝(意思解釋)
- 無計可施(意思解釋)
※ 棄末反本的意思解釋、棄末反本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精雕細刻 | 精心細致地雕刻。也比喻對文藝創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細。 |
一寸丹心 | 丹心:赤心;忠心。一片赤誠的心。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 | 說的人,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聽的人,沒有一句話不接受。 |
繩鋸木斷 | 拉繩作鋸;也能鋸斷木頭。比喻力量雖小;條件雖差;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 |
屈指一算 |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
來蹤去跡 | 蹤、跡:腳印。來去的蹤跡;指人、物的來歷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揚威耀武 | 見“揚威曜武”。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發號施令 | 發、施:發布;下達;號:號令、命令。發布命令;下達指示;進行指揮。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今是昨非 | 現在是對的;過去錯了。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死對頭 | 指難以和解的仇敵。 |
通俗易懂 | 廣大人民群眾都能懂得。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勤學苦練 | 認真學習,刻苦訓練。 |
超然物外 | 超然:脫離;不介入;物:客觀世界。超脫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對現實的一切都不感興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充耳不聞 | 充:塞??;聞:聽。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聽別人的意見或勸告。 |
無影無蹤 | 蹤:蹤跡。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冒失鬼 | 言語、舉動魯莽、輕率的人。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 黃鐘被砸爛并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于高位。 |
千里命駕 | 命駕:命人駕車。備上車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訪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