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若敝屣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亦作“棄之敝屣”。像扔掉破鞋一樣把它拋棄,比喻毫不可惜。
出處《孟子·盡心上》:“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屣)也。”
例子季羨林《大覺寺》:“再沒有參觀旅游的價值,被人們棄若敝屣了。”
基礎信息
拼音qì ruò bì xǐ
注音ㄑ一ˋ ㄖㄨㄛˋ ㄅ一ˋ ㄒ一ˇ
繁體棄若敝屣
感情棄若敝屣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毫不可惜。
近義詞棄之敝屐
反義詞視若珍寶
英語throw on the scrapheap(toss on the scrapheap)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在此一舉(意思解釋)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釋)
- 趁火打劫(意思解釋)
- 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解釋)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釋)
- 膽如斗大(意思解釋)
- 天之驕子(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閉關自守(意思解釋)
- 夷為平地(意思解釋)
- 將寡兵微(意思解釋)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釋)
- 穢德垢行(意思解釋)
- 死不開口(意思解釋)
- 指手劃腳(意思解釋)
- 事與愿違(意思解釋)
- 風虎云龍(意思解釋)
- 面有難色(意思解釋)
- 通今達古(意思解釋)
- 學而優則仕(意思解釋)
- 公子哥兒(意思解釋)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釋)
- 笑貌聲音(意思解釋)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意思解釋)
- 奮起直追(意思解釋)
- 駕輕就熟(意思解釋)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釋)
- 止戈興仁(意思解釋)
※ 棄若敝屣的意思解釋、棄若敝屣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訓練有素 | 平時一直有訓練。素:平時。 |
鬼怕惡人 | 比喻兇惡的人懼怕更兇惡者。 |
望塵莫及 | 望見前面騎馬的人走過揚起的塵土而不能趕上。比喻遠遠落在后面。塵:塵土;莫:不;及:趕上。 |
普天同慶 | 普:普遍;天:天下;慶:慶賀。普天下共同慶祝。 |
溝滿壕平 | 形容飽滿。 |
長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斷前進。多指新人新事代替舊人舊事。 |
骨肉離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臨危受命 |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
愛才如渴 |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
行不顧言 | 顧言:顧及自己所說的話。為人處事不守信用。 |
衣錦還鄉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繚亂,心神迷亂。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拔茅連茹 | 茅:白茅,一種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比喻互相推薦,用一個人就連帶引進許多人。 |
將伯之呼 | 指求人幫助。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讀書種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啟后的讀書人。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牛郎織女 | 牛郎織女是從牽牛星和織女星兩個星名衍化而成的傳統神話中的兩個主角。傳說織女是天帝的孫女;織造云錦;但跟牛郎結婚以后;就中斷織錦;致使天帝震怒;責令分離;每年七夕準相會一次。現比喻夫妻長期分離。 |
一竅不通 | 竅:洞;這里指心竅。一竅都不是貫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閉塞、愚鈍。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盡誠竭節 | 誠:忠誠。節:氣節,義節。竭盡自己全部的忠誠和義節。亦作“盡節竭誠”、“盡心竭誠”、“盡忠竭力”、“盡忠竭誠”、“盡忠竭節”、“竭忠盡節”。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