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志達道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隱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義以貫徹自己的主張。是儒家一種理想的人生觀。語本《論語·季氏》:“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出處語本《論語·季氏》:“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例子明·李贄《<藏書>世紀列傳總目后論》:“自儒者出,而求志達道之學興矣。”
基礎信息
拼音qiú zhì dá dào
注音ㄑ一ㄡˊ ㄓˋ ㄉㄚˊ ㄉㄠˋ
繁體裘志達道
感情求志達道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儒家思想。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解釋)
- 手舞足蹈(意思解釋)
- 及時應令(意思解釋)
- 奇花異草(意思解釋)
- 一視同仁(意思解釋)
- 白費心機(意思解釋)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釋)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釋)
- 暴發戶(意思解釋)
- 匡亂反正(意思解釋)
- 浪費筆墨(意思解釋)
- 喟然長嘆(意思解釋)
- 照葫蘆畫瓢(意思解釋)
- 鴻鵠將至(意思解釋)
- 鼻青臉腫(意思解釋)
- 連編累牘(意思解釋)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釋)
- 以弱制強(意思解釋)
- 歸十歸一(意思解釋)
- 雨散風流(意思解釋)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釋)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釋)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無稽之談(意思解釋)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釋)
- 充耳不聞(意思解釋)
- 時運亨通(意思解釋)
※ 求志達道的意思解釋、求志達道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逍遙法外 | 不受拘束。指犯法的人沒有受到法律制裁 ;仍然自由自在。 |
撥云見日 | 撥開烏云見到太陽。比喻沖破黑暗見到光明。也比喻疑團消除,心里頓時明白。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 飽:吃足;終日:整天。整天吃得飽飽的,什么事也不干。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 | 說的人,凡是知道的無不說出,聽的人,沒有一句話不接受。 |
將計就計 | 利用對方的計策反過來向對方施計。 |
一擁而上 | 形容周圍的人同時向一個目標猛擠過去。 |
存而不議 | 存:保留;議: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時易世變 |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
喔咿儒睨 | 儒睨:強笑的樣子。形容老著臉皮,強作歡顏。 |
色中餓鬼 | 比喻極其貪色的人。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正人君子 | 舊時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現多用來諷刺假裝正經的人。 |
作賊心虛 | 虛:怕。指做了壞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飽食暖衣 | 吃的飽;穿的暖;生活富足;無憂無慮。 |
骨肉之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系。 |
鐵樹開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見或極難實現。鐵樹:也叫蘇錢;常綠喬木;好多年才開一次花。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塊毛皮;吉光: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毛皮為裘;入水數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殘存的極其珍貴的文物。 |
鉆木取火 | 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
樹欲靜而風不止 | 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 諸葛亮:三國時蜀國劉備的軍師。比喻人多智廣。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舞刀躍馬 | 揮舞刀槍,縱躍戰馬。比喻奮勇作戰。 |
分門別類 | 門:類;別:區別。根據事物的特征分類。 |
美人遲暮 | 原意是有作為的人也將逐漸衰老。比喻因日趨衰落而感到悲傷怨恨。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稱冒險犯法;不顧性命的人。亡:無;命:名;亡命:逃匿則削除名籍;故以逃亡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類人(含貶義)。 |
平地一聲雷 | 比喻突然發生的重大變動。也比喻名聲或地位突然升高。 |
短壽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