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文就武
![棄文就武](/d/file/titlepic/chengyu15413.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放棄文業,改從武事。
出處元 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聞詩禮傳家,此子棄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讀《武經七書》么?”
例子小可兀自棄文就武,來此落草,制使又是有罪的人,雖經赦宥,難復前職。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二回
基礎信息
拼音qì wén jiù wǔ
注音ㄑ一ˋ ㄨㄣˊ ㄐ一ㄡˋ ㄨˇ
繁體棄文就武
感情棄文就武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投筆從戎
反義詞棄武修文
英語abandon the pen for the swor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圓顱方趾(意思解釋)
- 強取豪奪(意思解釋)
- 紙老虎(意思解釋)
- 價值連城(意思解釋)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意思解釋)
- 一時一刻(意思解釋)
- 明知故問(意思解釋)
- 安安靜靜(意思解釋)
- 謙受益,滿招損(意思解釋)
- 百戰百勝(意思解釋)
- 以身試法(意思解釋)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釋)
- 玉卮無當(意思解釋)
- 廢書而嘆(意思解釋)
- 安步當車(意思解釋)
- 語不驚人(意思解釋)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釋)
- 拔苗助長(意思解釋)
- 拔茅連茹(意思解釋)
- 作壁上觀(意思解釋)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滿園春色(意思解釋)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意思解釋)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子繼父業(意思解釋)
- 笑貌聲音(意思解釋)
※ 棄文就武的意思解釋、棄文就武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沒顛沒倒 | 指沒分曉或紛亂的樣子。 |
一軌同風 | 車軌相同,風俗一致。比喻國家統一。 |
林下風致 | 同“林下風氣”。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憂慮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金光閃閃 | 閃閃:光亮閃爍。金光閃爍耀眼 |
香銷玉沉 | 香、玉:美女;銷:通“消”,消失。比喻美麗的女子死亡。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個指頭而失掉一個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斗唇合舌 | 猶言耍嘴皮子,賣弄口才。 |
繩鋸木斷 | 拉繩作鋸;也能鋸斷木頭。比喻力量雖小;條件雖差;只要堅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難辦的事做成。 |
揚威耀武 | 見“揚威曜武”。 |
飛檐走壁 |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風急浪高 | 形容風浪很大。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竹籃打水一場空 | 比喻費了力沒有效果。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走過場 |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干。 |
辭喻橫生 | 橫生:橫逸而出。言辭生動,橫逸而出。 |
鳳友鸞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結成的夫婦。②比喻男女間情投意合。 |
踉踉蹌蹌 | 走路歪歪斜斜的樣子。 |
雞毛蒜皮 | 比喻無關緊要的小事或毫無價值的東西。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亂煩躁迷惑不清,使渾濁不清。 |
援筆立就 |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花天酒地 | 花:比喻美女;舊指娼妓或娼館。指整天挾妓飲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賭的荒淫腐化生活。 |
神魂顛倒 | 神魂:精神。精神恍惚;顛三倒四;失去常態。形容對某人或某事著了迷;以致心神不定;失去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