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寓感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假借外物寄托情感。
出處明·王煒《慈竹堂記》:“夫奉親致養者,孝子之折分;托物寓感者,仁人之至情。”
基礎信息
拼音tuō wù yù gǎn
注音ㄊㄨㄛ ㄨˋ ㄩˋ ㄍㄢˇ
繁體託物寓感
感情托物寓感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寫作等。
近義詞托物寓興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骨肉分離(意思解釋)
- 個人主義(意思解釋)
- 黃臺之瓜(意思解釋)
- 居重馭輕(意思解釋)
- 明知故問(意思解釋)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釋)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釋)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釋)
- 危急關頭(意思解釋)
- 語重心長(意思解釋)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釋)
- 魚死網破(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拔苗助長(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平心而論(意思解釋)
- 不可磨滅(意思解釋)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釋)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意思解釋)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釋)
- 閑情逸致(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地丑德齊(意思解釋)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意思解釋)
※ 托物寓感的意思解釋、托物寓感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脆而不堅 | 脆弱而不堅實。形容虛有其表。 |
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別人已有進步,當另眼相看。 |
說東道西 | 沒有中心地隨意說。 |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 一旦掌了權,就發號施令,指手畫腳。 |
甕中之鱉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東西。甕:大壇子;鱉:甲魚。 |
不辱使命 | 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
翻箱倒柜 | 把箱子柜子都倒過來;形容徹底搜尋查看。也比喻無保留地拿出自己的東西。 |
綽有余裕 | 形容態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后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藥?,F指比喻照著現成的樣子做。 |
年少無知 | 年紀小,不懂事。 |
高步闊視 | 同“高視闊步”。 |
屈指一算 | 屈:彎曲。扳著指頭一算。 |
推三阻四 | 找各種借口推托、阻撓。 |
今來古往 | 猶古往今來。 |
朝令夕改 | 早上發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兵微將寡 | 微、寡:少。兵少將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皮笑肉不笑 | 極其不自然地裝出一副笑臉。形容虛偽或心懷惡意的樣子。 |
賢母良妻 | 見“賢妻良母”。 |
禮壞樂缺 | 禮:社會道德、行為的規范;樂:教化的規范;缺:殘破,廢缺。形容社會綱紀紊亂,動蕩不安。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粉墨登場 | 粉墨:搽臉和畫眉的化妝品。指化裝后登臺演戲。比喻喬裝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臺。也比喻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戲一樣活動。 |
古里古怪 | 怪異、奇特。 |
子繼父業 |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
膽大心小 |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
時運亨通 | 指時運好,諸事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