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經武緯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①謂文事武功都很出色。②菊花的一種。見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九花山子》。
出處唐·顏真卿《郭公廟碑銘》:“文經武緯,訓徒陟步。”
例子兩子都有文經武緯之才,博古通今之學,同科及第,名重朝廷,俱拜翰林學士之職。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一
基礎信息
拼音wén jīng wǔ wěi
注音ㄨㄣˊ ㄐ一ㄥ ㄨˇ ㄨㄟˇ
繁體文經武緯
感情文經武緯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文武兼備。
近義詞經文緯武
英語a man of both literary and military capacity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改俗遷風(意思解釋)
- 說東道西(意思解釋)
- 不屑一顧(意思解釋)
- 寸步不離(意思解釋)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意思解釋)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釋)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釋)
- 親上成親(意思解釋)
- 暴取豪奪(意思解釋)
- 語不驚人(意思解釋)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釋)
- 懸石程書(意思解釋)
- 飯囊酒甕(意思解釋)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奇貨可居(意思解釋)
- 意興索然(意思解釋)
- 古往今來(意思解釋)
- 戰戰業業(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熱氣騰騰(意思解釋)
- 從天而降(意思解釋)
- 不合時宜(意思解釋)
- 過門不入(意思解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釋)
- 萬變不離其宗(意思解釋)
- 足不出門(意思解釋)
※ 文經武緯的意思解釋、文經武緯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出師無名 |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 |
暈頭轉向 |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
顧后瞻前 | 同“瞻前顧后”。 |
膽如斗大 | 膽:膽量;斗:舊時的一種量器,容量為十升。膽子像斗一樣大。形容膽量極大。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達的大都會、大城市。 |
以弱制強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著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強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斃強”。 |
有權有勢 | 勢:地位和權力。既有權力,又有地位。 |
作亂犯上 | 犯:冒犯。違抗尊長或朝廷,為悖逆或叛亂的行為。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妻兒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擔。 |
互通有無 | 相互間拿自己多余的東西去調換自己所缺少的東西。 |
戰天斗地 | 戰、斗:泛指斗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
胡子拉碴 | 形容滿臉胡子零亂不齊的樣子。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自以為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
時不我待 | 時間不會等待我們。指要抓緊時間。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坐懷不亂 | 春秋時魯國的柳下惠將受凍的女子裹于懷中,沒有發生非禮行為。形容男子在兩性關系方面作風正派。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氣或認輸。 |
歐風美雨 | 比喻來自歐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襲。 |
寥寥無幾 | 寥:稀少;很少;無幾:沒有幾個。形容非常稀少;沒有幾個。 |
脫口而出 | 指話語未經思索;隨口而言。脫口:不加思索地開口說。 |
馳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靈。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撥;是非:指口舌紛爭。把別人的話搬來弄去;有意從中挑撥是非出來。 |
除惡務本 | 鏟除惡勢力,必須杜絕根本。 |
強人所難 | 強:勉強。勉強別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
神經過敏 | ①癥狀名。神經系統的感覺機能異常銳敏,神經衰弱患者大都有這種癥狀。②泛指多疑,好大驚小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