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消問息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尋、問:打聽。打聽消息。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通言》卷十三:“今日慕小妹之才,雖然炫玉求售,又怕損了自己的名譽,不肯隨行逐隊,尋消問息。”
例子明·馮夢龍《醒世通言》第13卷:“今日慕小妹之才,雖然炫玉求售,又怕損了自己的名譽,不肯隨行逐隊,尋消問息。”
基礎信息
拼音xún xiāo wèn xī
注音ㄒㄨㄣˊ ㄒ一ㄠ ㄨㄣˋ ㄒ一
繁體尋消問息
感情尋消問息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打聽消息。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不辱使命(意思解釋)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釋)
- 羅掘一空(意思解釋)
- 說一不二(意思解釋)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意思解釋)
- 故步不離(意思解釋)
- 愛才如渴(意思解釋)
- 苦口之藥(意思解釋)
- 廢書而嘆(意思解釋)
- 鋪天蓋地(意思解釋)
- 絆腳石(意思解釋)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釋)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釋)
- 款學寡聞(意思解釋)
- 結纓伏劍(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釋)
- 學而優(yōu)則仕(意思解釋)
- 法不阿貴(意思解釋)
- 坐以待斃(意思解釋)
- 足不出門(意思解釋)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釋)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釋)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釋)
- 除惡務本(意思解釋)
- 掛冠歸去(意思解釋)
- 援筆立就(意思解釋)
- 梟首示眾(意思解釋)
※ 尋消問息的意思解釋、尋消問息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寸進尺退 | 前進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償失。 |
鬼怕惡人 | 比喻兇惡的人懼怕更兇惡者。 |
謳功頌德 | 謳:歌頌,贊美。指贊美功績,歌頌恩德。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獲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業(yè)發(fā)展興旺。更生:重新獲得生命。 |
舉世混濁 | 舉:全。混濁: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綽有余裕 | 形容態(tài)度從容,不慌不忙的樣子。后也指能力、財力足夠而有剩余。 |
爭先恐后 | 爭著向前;唯恐落后。 |
朝令夕改 | 早上發(fā)的命令;晚上就改變。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無所適從。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廢書而嘆 | 因有所感而停止讀書。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飽食暖衣 | 吃的飽;穿的暖;生活富足;無憂無慮。 |
文山會海 | 形容文件會議多得泛濫成災。 |
進讒害賢 | 讒:讒言,說他人的壞話;賢:賢良,指好人。說壞話,陷害好人。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樂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歡樂之態(tài)。語本《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經史百子 |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wèi)國家,使國家安定穩(wěn)固。 |
古里古怪 | 怪異、奇特。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孜孜不倦 | 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樣子)。 |
牽腸掛肚 | 牽扯感情的事情在心頭纏繞。形容非常掛念;不放心。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結束。逼得毫無辦法;不得不如此。 |
綠林強盜 | 指山林的強盜。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草滿囹圄 | 監(jiān)獄里長滿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極少。 |
半新不舊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舊。 |
窮愁潦倒 | 窮愁:窮困愁傷。潦倒:頹喪,失意。形容貧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樣子。亦作“羈愁潦倒”、“潦倒窮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