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攀暮折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不斷地攀折。比喻時時遭摧殘。
出處唐 崔顥《行路難》詩:“我昔初在昭陽時,朝攀暮折登王墀。”一本作“朝折暮折”。
例子路人愛是風流樹,無奈朝攀暮折何。金·元好問《結楊柳怨》詩
基礎信息
拼音zhāo pān mù shé
注音ㄓㄠ ㄆㄢ ㄇㄨˋ ㄕㄜˊ
繁體朝攀暮摺
感情朝攀暮折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人或花木等。
近義詞朝折暮折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屈指可數(shù)(意思解釋)
- 坐薪懸膽(意思解釋)
- 沒顛沒倒(意思解釋)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釋)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釋)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釋)
- 首身分離(意思解釋)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釋)
- 綽有余裕(意思解釋)
- 刑期無刑(意思解釋)
- 意氣風發(fā)(意思解釋)
- 牛口之下(意思解釋)
- 沒里沒外(意思解釋)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釋)
- 姹紫嫣紅(意思解釋)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釋)
- 時至運來(意思解釋)
- 酒能亂性(意思解釋)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釋)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釋)
- 懸石程書(意思解釋)
- 抱恨黃泉(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理直氣壯(意思解釋)
- 一條龍(意思解釋)
- 勤學苦練(意思解釋)
※ 朝攀暮折的意思解釋、朝攀暮折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以文亂法 | 文:指儒家的經(jīng)典。引用儒家的經(jīng)典,非議國家法令。 |
死灰復燃 | 熄滅的火灰又燃燒起來。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東西又重新活動起來。復:又。 |
識文斷字 | 知曉文字。 |
狐群狗黨 | 與狐;狗結群為黨。比喻勾結在一起的壞人。 |
用心竭力 | 用盡心計和力量。 |
舉世混濁 | 舉:全。混濁: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鬩:爭吵;墻:門屏。兄弟們雖然在家里爭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內(nèi)部雖有分歧,但能團結起來對付外來的侵略。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時刻《史記》等24部史書。比喻情況復雜,頭緒繁多,不知從哪里說起才好。 |
逸游自恣 | 逸:安閑;自恣:放縱自己。安閑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縱自己。 |
滿山遍野 | 布滿山嶺田野。形容數(shù)量多或范圍廣。 |
誅求無度 |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
骨肉離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存而不議 | 存:保留;議:討論。指把問題保留下來,暫不討論。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歲:佳人:美女。十五六歲的美女。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遠的地方以外。形容極其曠遠。 |
動蕩不定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wěn)定,不平靜。 |
愛才如渴 | 才:賢才,人才。愛慕賢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樣。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過推想而了解真相。 |
姹紫嫣紅 | 姹:美麗;嫣:妖艷;美好。形容各色的美麗花朵爭相斗妍。也作“嫣紅姹紫”。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驚鴻艷影 | 驚鴻:輕捷飛起的鴻雁。形容女子輕盈艷麗的身影。多就遠望而言。 |
白發(fā)蒼蒼 | 蒼蒼:灰白色。形容年邁而頭發(fā)花白。 |
妻兒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擔。 |
祖?zhèn)髅胤?/a>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不能自拔 | 拔:擺脫。不能將自己拔出來。指陷進很深的境地;難以使自己從中解脫出來。 |
煢煢孑立 | 孤獨無依的樣子。 |
戰(zhàn)天斗地 | 戰(zhàn)、斗:泛指斗爭。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