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書識字
![知書識字](/d/file/titlepic/chengyu15868.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有文化修養。
出處明·馮惟敏《朝天子·自遣》曲:“海翁,命窮,百不會,千無用。知書識字總成空。”
例子清·李漁《奈何天·計左》:“你是個知書識字的人,難道‘覆水難收’四個字也不知道嗎?”
基礎信息
拼音zhī shū shí zì
注音ㄓ ㄕㄨ ㄕˊ ㄗˋ
繁體知書識字
感情知書識字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浪跡江湖(意思解釋)
- 苦盡甘來(意思解釋)
- 敵眾我寡(意思解釋)
- 照葫蘆畫瓢(意思解釋)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釋)
- 路無拾遺(意思解釋)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語短情長(意思解釋)
- 前腳后腳(意思解釋)
- 敗俗傷風(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拔苗助長(意思解釋)
- 沖鋒陷陣(意思解釋)
- 興高采烈(意思解釋)
- 眾建賢才(意思解釋)
- 室邇人遙(意思解釋)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目無全牛(意思解釋)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釋)
- 運籌帷幄(意思解釋)
- 迷離惝恍(意思解釋)
- 坐懷不亂(意思解釋)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釋)
- 萬變不離其宗(意思解釋)
- 半新不舊(意思解釋)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釋)
※ 知書識字的意思解釋、知書識字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痛痛快快 | 馬上,毫不猶豫。盡情。 |
輪焉奐焉 | 形容房屋高大眾多。 |
夸大其詞 | 詞:言論。語言夸張;超過事實。 |
快馬加鞭 | 對本來跑得很快的馬再打幾鞭。比喻快上加快。 |
白費心機 | 白費心思,形容徒勞無益。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雖然結束了,可是留下的影響還在起作用。 |
想望豐采 | 見“想望風采”。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刑期無刑 | 刑罰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從而達到不用開的目的。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嚴明法紀。 |
胸有成竹 | 原指畫竹子在動筆之前腦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現比喻做事情動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驚心動魄 | 原指作品文辭優美;使人感受極深;震動極大。后形容令人震驚、感動、緊張之極。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目不忍見 | 形容景象極其悲慘。同“目不忍視”。 |
一哄而起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飛檐走壁 | 舊小說中形容有武藝的人身體輕捷,能夠跳上房檐,越過墻壁。 |
離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離公認的準則。 |
永垂不朽 | 朽:磨滅。指光輝的事跡或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下去;永遠不會磨滅。” |
祖傳秘方 | 指祖先遺傳下來的秘密配方。 |
生拉硬扯 | 形容說話或寫文章牽強附會。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強別人聽從自己。 |
倒裳索領 | 索:搜尋、尋求。把衣裳倒過來尋找領口。比喻辦事抓不到要點。 |
羽旄之美 | 裝飾著羽毛的旗子飄動的狀觀景象。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現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