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衣點額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朱:紅色。指科舉中選。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18卷:“年年科舉,歲歲觀場,不能得朱衣點額,黃榜標名。”
基礎信息
拼音zhū yī diǎn é
注音ㄓㄨ 一 ㄉ一ㄢˇ ㄜˊ
感情朱衣點額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考試高中。
近義詞朱衣點頭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澆風薄俗(意思解釋)
- 敬業樂群(意思解釋)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意思解釋)
- 繩鋸木斷(意思解釋)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釋)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釋)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釋)
- 漚沫槿艷(意思解釋)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救經引足(意思解釋)
- 飽食暖衣(意思解釋)
- 死不開口(意思解釋)
- 鈿合金釵(意思解釋)
- 室邇人遙(意思解釋)
- 馬牛其風(意思解釋)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釋)
- 斷織勸學(意思解釋)
- 有求必應(意思解釋)
- 無稽之談(意思解釋)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釋)
- 引領翹首(意思解釋)
- 唯利是圖(意思解釋)
- 可有可無(意思解釋)
- 人盡其才(意思解釋)
- 單刀直入(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躍躍欲試(意思解釋)
※ 朱衣點額的意思解釋、朱衣點額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交淺言深 | 跟交情淺的人談心里話。 |
貧賤不移 | 移:改變。不因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而改變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堅定。 |
從俗浮沉 | 順著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夠隨著世俗或時勢的變化而變化。 |
說一不二 | 指說話算數;說了就不更改。 |
連編累牘 | 牘:古代寫字的木片。形容篇幅過多,文辭長。 |
兵荒馬亂 | 兵、馬:指戰爭;荒:荒亂。指社會秩序極端不安定。形容戰時社會動蕩不安;混亂的情景。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指天誓日 | 指著蒼天;對著太陽發誓。表示態度堅定或忠誠。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專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半夜三更 | 三更:舊時一夜分為五更;半夜子時為三更;即夜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
陽春白雪 | 陽春;白雪:是戰國時代楚國的藝術性較高難度較大的歌曲;后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
經史百子 | 經:經學,經書,儒家經典著作。史:史學,史書。百子:諸子百家之學。舊指各個方面的很需要學問。 |
之子于歸 | 之子:這個女子;于歸: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生知安行 | 生來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從容安然地實現天下的大道。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拼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 剮: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難的事,拼著一死也敢干下去。 |
餓殍滿道 | 殍:餓死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形容饑荒災禍嚴重,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絕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險的時候得到生路。 |
始終一貫 | 自始至終都一樣。 |
變化無方 | 方:方向,引申為準則。善于變化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形容行動不因循守舊,變化多端。 |
久假不歸 | 假:借;歸:歸還。本指長期借用一直不歸還。后指長期告假不回來。 |
地平天成 | 平:治平;成:成功。原指禹治水成功而使天之生物得以有成。后常比喻一切安排妥帖。 |
爾虞我詐 | 爾:你;虞:猜測。意思是我騙你;你騙我;互相欺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