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于空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寄托所懷于文詞議論。同“托之空言”。
出處元·黃溍《格庵先生趙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言,顯顯趙公,則既有聞。”
基礎(chǔ)信息
拼音tuō yú kōng yán
注音ㄊㄨㄛ ㄩˊ ㄎㄨㄥ 一ㄢˊ
繁體託于空言
感情托于空言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用于處事。
近義詞托之空言、托諸空言
英語give lip service to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半途而廢(意思解釋)
- 一葉知秋(意思解釋)
- 鋪張浪費(意思解釋)
- 疑鄰盜斧(意思解釋)
- 匡亂反正(意思解釋)
- 如臂使指(意思解釋)
- 將功補過(意思解釋)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釋)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釋)
- 暮史朝經(jīng)(意思解釋)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釋)
- 爭先恐后(意思解釋)
- 以身試法(意思解釋)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釋)
- 見危致命(意思解釋)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釋)
- 目不斜視(意思解釋)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釋)
- 經(jīng)史百子(意思解釋)
- 升官發(fā)財(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取之不盡(意思解釋)
- 汲汲顧影(意思解釋)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釋)
- 偶語棄市(意思解釋)
- 滿面春風(fēng)(意思解釋)
- 主人翁(意思解釋)
- 望塵靡及(意思解釋)
※ 托于空言的意思解釋、托于空言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識文斷字 | 知曉文字。 |
自拔來歸 |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huán)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
炒魷魚 | 因魷魚一炒就卷起來,比喻卷鋪蓋。指解雇。 |
一軌同風(fēng) | 車軌相同,風(fēng)俗一致。比喻國家統(tǒng)一。 |
引鬼上門 | 比喻招來壞人。 |
殺手锏 | 喻指取勝的絕招。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形容自己做壞事;自己受害。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著了火一樣。形容心情極其焦急。焚:燒。 |
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 預(yù):預(yù)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zhǔn)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zhǔn)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衣錦還鄉(xiāng) | 衣:穿;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穿著華麗的衣服回到故鄉(xiāng);表示向親鄰炫耀自己的富貴。 |
妻兒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擔(dān)。 |
纏綿悱惻 | 纏綿:情感縈繞而不能解脫;悱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無法排遣。后也指詩文情調(diào)凄愴而婉轉(zhuǎn)。也作“悱惻纏綿”。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問。形容非常孤單;沒有伴侶。吊:慰問。 |
分工合作 | 眾人各司其責(zé),共同從事工作。 |
切樹倒根 | 比喻徹底。 |
取之不盡 | 拿不盡。形容極其豐富。 |
前仆后繼 | 仆:倒下;繼: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 |
愛毛反裘 | 古時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視根本,輕重倒置。 |
圖窮匕見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來的目的。窮:盡;匕:匕首;短劍。 |
雅俗共賞 | 雅俗:文雅和粗俗。舊時把文化高的人稱“雅人”;把沒文化的人稱“俗人”;賞:欣賞。無論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賞。形容藝術(shù)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為各種人所接受。 |
似曾相識 | 好象曾經(jīng)見過。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xiàn)。 |
陰陽怪氣 | 形容態(tài)度怪癖,冷言冷語,不可捉摸。 |
昏聵無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沒有能力。比喻頭腦糊涂,沒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馳魂宕魄 | 形容振撼心靈。 |
連車平斗 | 形容冗員很多。 |
亂作一團 | 混雜在一起,形容極為混亂。 |
生氣勃勃 | 生氣:朝氣;勃勃:旺盛的樣子。形容富有朝氣充滿生命的活力。 |